>财经股票>正文内容 老“创客”眼中的京津冀: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

老“创客”眼中的京津冀: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

专题:中国经济

钢铁产业正遭遇寒冬,河北唐山迁安市的老“创客”叶金保再次成为媒体聚焦的“明星”。

这座以钢铁闻名中国的小城里,叶金保于上世纪末创办了当地第一家民营钢铁企业,谈及当时红火的生意,他笑称,可谓“日进斗金”。

当其他人纷纷跟进时,叶金保却在2006年选择“孤独”转型。在距此约200公里的北京中关村(12.54, 0.21, 1.70%),他高薪聘请科研团队进行药品研发。“(团队)集中了众多这一领域的知名专家,每年仅工资一项(支出)就有2000万元左右(人民币)”。

两年后,叶金保彻底退出钢铁市场。他说,那时钢铁还很火,坚持转型是认为“生物技术”相比老本行,是未来“有前途”的产业。

2014年,有“世界钢铁第一大省”之称的河北,粗钢产量14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大气污染治理双重背景下,压减钢铁等过剩产能势在必行。按照国务院要求,到2017年底,河北要压减6000万吨钢铁产能,占中国钢铁压减量的3/4,也相当于德、法两国2014年的粗钢产量。

此时,当很多原来的同行被迫退出钢铁市场寻求新商机时,叶金保在北京的研发团队已日趋成熟,在迁安的公司也有了5条生产线。今年9月,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曾走进企业调研,对他从钢铁企业转型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路子表示赞赏。

“如果没有转型,我个人的财富积累要快得多,多得多。”叶金保坦言,转型很难,特别是投资大、风险高、见效慢的新兴产业,但一定又得转,别无选择,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为此叶金保已先后投入数亿元。“快10年了,一直都在投入,始终没盈利,但我坚信路是对的!”他说,即便钢铁市场现在依然红火也不后悔当初的选择,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很多北京同类新兴产业也开始向河北转移,叶金保认为这会形成新的产业集群,“离盈利不会远了”。

河北企业在北京设立研发中心,如今已不再新鲜。在河北保定安新县经营鞋厂的刘会同直言,原来很多高端人才不愿到河北县城来工作,企业想发展又必须聘请他们,最后只能在北京“设点”。有时他下午5时下班,还要开1小时车到北京跟那里的团队开会。

当记者问及刘会同在京、冀两地间哪儿时间长一些时?这位上世纪80年代就进京卖鞋的冀商笑着说,他的足迹已不局限于北京、河北、上海等地。这位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到德国、法国、韩国等国考察市场已成常态,这也让他对市场的嗅觉更为敏锐。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