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机会>正文内容 卫星产业链受益

卫星产业链受益

专题:卫星产业链受益产业航天

多位券商分析师认为,随着商业航天专业化运作加快,火箭发射成本及履约周期有望持续降低,商业卫星发射量有望逐步增加,火箭、卫星制造与发射、卫星应用等航天产业链上下游将持续受益。围绕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资本运作或逐步加速,整体上市或资产注入相关上市公司平台成为其融资的重要渠道。

商业航天巨大的市场蛋糕吸引上市公司纷纷进入分一杯羹。自2014年成立子公司上海欧科微航天科技(000901)有限公司,欧比特(300053)就开启了在微纳卫星星座、民营企业进军商用遥感领域的一系列布局。后续三年,公司将陆续完成34颗微纳卫星的发射任务, 搭建“卫星空间信息平台”。

2016年10月,新研股份(300159)子公司明日宇航与艾诺思等共同组建明日宇航卫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设成具有12颗在轨卫星的全天候、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推进商业航天业务。未来该公司将紧跟卫星、运载火箭制造及发射、通信、导航、测绘、气象、广播设备等相关产业发展,并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深入融合,形成新的增长点。

民生证券朱金岩认为,航天产业链上游电子器件、航天材料等领域上市公司有望受益。如航天电子(600879),其惯导类产品、遥测遥控单元以及电子类产品,应用于火箭、飞船、卫星等,控股股东航天九院是航天科技集团资产证券化试点;火炬电子(603678)的特种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和超耐磨,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产业链下游商业化程度较高的北斗导航、卫星通信领域上市公司也将受益。北斗导航全产业链公司海格通信(002465),院所改革标的航天机电(600151)、航天晨光(600501)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