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股票>正文内容 员额制改革稳步“落地”显成效:让年轻人有希望

员额制改革稳步“落地”显成效:让年轻人有希望

专题:员额制改革稳步“落地”显成效:让年轻人有希望

司法体制改革步入第三个年头,记者在多个改革试点地区采访了解到,被称为“硬骨头”的员额制改革基本稳步“落地”,初显成效。在试点法院、检察院,提高准入门槛,打破论资排辈,让司法人员走“优而精”的道路,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公平遴选打破论资排辈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

8月1日上午,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隆重举行首批入额法官宪法宣誓仪式,170余名法官举起右拳齐诵誓词。

员额制是推进法官队伍正规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重要基础制度,也是实行司法责任制的前提。自2014年3月,中央部署开展司法体制改革四项试点工作以来,试点地方不惧阻力、敢于“碰硬”,将员额制改革落到实处。

“员额制改革让不少人失去了引以为傲的法官、检察官身份,确实阻力很大。”吉林省政法委一名负责人坦言,改革之初,业内人士建议可设置5年过渡期,通过自然减员、消化达到规定的员额比例。这样固然阻力小,但较长过渡期、论资排辈进员额,不仅会挫伤年轻人的积极性,还会让改革打折扣。

如何公平地遴选出合格的法官、检察官,是不少司法人员关心的话题。作为广东省法官遴选委员会委员之一、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王波说:“司法改革过程中对律师的意见很重视,广州知识产权法院遴选法官时,遴选标准的调整参考了我们几位律师的意见。广东律师对司法改革充满期待。”

在重庆,历时两个月的“考试+考核+面试”,并经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的专业审查,选出了首批入额的250名法官和161名检察官。

重庆市渝中区检察院检察官徐宏德说:“我们院此次入员额的检察官至少都有5年以上一线办案经历,平均办案数量都在千件以上。渝中区地处重庆功能核心区,检察官可以接触各类案件,几乎人人都有办理高科技、高智商犯罪案件的经历。”

团队作战为法官、检察官“减负”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