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股票>正文内容 樊纲:民间投资下滑有体制和投资者信心的因素

樊纲:民间投资下滑有体制和投资者信心的因素

【摘要】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樊纲表示,在中国居高不下的储蓄率背景下,对外投资还将继续保持增长。他指出,中国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正处在一个周期性低谷,企业往外寻找机会是正常现象。但国内民间投资的下滑有体制和投资者信心的因素,这是需要重点关注的。(21世纪经济报道)

专题:樊纲:民间投资下滑有体制和投资者信心的因素

8月6日,针对今年以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强劲势头,经济学家樊纲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举办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主题年会上表示,在中国居高不下的储蓄率背景下,对外投资还将继续保持增长。

商务部新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我国在全球15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888.6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58.7%。事实上,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已经实现连续13年的增长。

相比之下,国内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9%,尤其民间投资增长仅2.8%,被称作“断崖式下跌”。

对于这种“内冷外热”的情况,樊纲指出,中国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正处在一个周期性低谷,企业往外寻找机会是正常现象。但国内民间投资的下滑有体制和投资者信心的因素,这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行业分布情况来看,流向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175.9亿美元,增长245.6%,占19.8%,其中流向装备制造业120.4亿美元,同比增长437.5%,占制造业对外投资的68.4%。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指出,对照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走出去的产业路径来看,基本前面的阶段大部分集中在能源、原材料等领域,之后会出现制造业的大规模“走出去”,而中国正处在这样一个关键点上。

根据曲建提供的数据,1950年美国制造业对外投资占比为18.2%,1989年这一数据达到了41.7%。

“当前中国的制造业对外投资比重仍然偏低,与发达国家早期阶段非常相似,但制造业将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关注点。”曲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