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股票>正文内容 5月通胀数据:说好的“滞胀”呢?

5月通胀数据:说好的“滞胀”呢?

【摘要】 ,1、我们在之前反复用逻辑论证“滞胀纯属杞人忧天”,现在数据也证明了这一观点;2、PPI同比回升是中国经济2011年以来长周期见底、新“周期归来”的重要证据,“债务-通缩”困境的缓解也将进一步促进经济企稳回升;3、对于2016年,除非政策层出现重大失误,否则经济回升仍将持续,我们坚持认为中国经济L型拐点已过,偏执看空中国经济必犯大错;4、对于金融市场,基于基本面回升的逻辑,长期看空债券市场,长期看多大宗商品,坚定看好基本面驱动的中国股市长期“健康牛”。(九州证券)

专题:5月通胀数据:说好的“滞胀”呢?

5月CPI同比2%,市场预期2.2%,前值2.3%;PPI同比-2.8%,创18个月新高,市场预期-3.2%,前值-3.4%。CPI低于预期、PPI高于预期,再一次证伪了“滞胀威胁论”。

一、对于通胀数据,看结论要看同比,分析原因要看环比。预测CPI同比的基本分析方法是最近12个月CPI环比连乘,由于前11个月CPI环比是已知的,因此实际只需要预测最近一个月CPI环比。数据公布后,分析CPI同比也是如此,尽管对市场影响最大的是CPI同比,但是要搞清楚CPI同比为何是这样,分析CPI同比超预期或低于预期的原因,要看的还是CPI环比。CPI环比只包含最近一个月的信息,而CPI同比包含前面12个月的信息,因此CPI环比更能看到最新的变化、最新的主要矛盾。

二、5月CPI环比中,食品烟酒环比 -1.8%,为所有分项中跌幅最大,是导致CPI环比下滑的主要因素。更具体来看,5月鲜菜价格环比下降21.5%,是导致CPI环比下降的最主要原因。CPI环比中,主要上涨项为猪肉1.6%、交通0.3%,但其涨幅远远比不过蔬菜价格的下跌。

三、对于蔬菜价格,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今年以来的走势和市场观点。2016年2月,蔬菜价格环比超季节性上涨,同比和环比的涨幅均高达30%,当时市场很多观点认为,蔬菜价格上涨反映了货币超发,导致蔬菜价格脱离了季节性规律,也是当时“滞胀论”的主要依据之一。3月,蔬菜价格同比高达35%,比2月的同比涨幅还要高,但我们当时发现,蔬菜环比已经开始回落,因此我们提出蔬菜价格必将在4-5月份大幅回落。事后来看,对于2月的蔬菜价格,市场实在是“想多了”,蔬菜的超季节性上涨只是天气因素而已,硬要让货币超发“背黑锅”有动机不纯之嫌。

四、2016年以来,“滞胀论”在博眼球的同时,也得到了市场的普遍接受;但我们一直强烈反对,先后写了《杞人忧天!驳危言耸听的中国“滞胀论” 》、《再驳危言耸听“滞胀论”—货币超发与滞胀的血亲关系靠谱吗?》、《让人吃惊的货币超发与高通胀关系真相!》三篇深度专题,基本结论如下:1、每一次高通胀必然是货币超发的结果,但并非每一次货币超发都必然导致高通胀;2、对于目前中国而言,要么“没有过热也没有滞胀”(大概率),要么“先有过热再有滞胀”(小概率),但就是不存在“跳过复苏、过热,直接由衰退到滞胀”的可能性(零概率);3、我们并不支持货币超发;相反,我们从2015年初以来,一直认为货币超发必然导致资产价格泡沫、严重危害中国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对于PPI,我们年初就认为,2016年PPI可能达到-2%左右,5月的-2.8%已经接近这一水平,创18个月新高。PPI的逻辑与CPI的逻辑有很大的区别,CPI中有很多具体的供需因素,比如2015年以来的猪肉暴涨,实际反映的是前些年猪肉价格暴跌之后的母猪、生猪低库存带来的供需矛盾,再比如2016年初的蔬菜暴涨,反映的是天气因素导致的蔬菜短期供不应求,与经济长期基本面没有什么关系,更不要扯上货币超发。PPI则与实体经济相关程度高得多,主要因为PPI反映的是企业产品价格,而企业产品价格的供需实际就是经济的冷暖。因此,我们认为PPI同比的稳步回升,是中国经济2011年以来长周期见底、新“周期归来”的重要证据。

六、PPI同比回升,有助于经济进一步企稳回升。2014-2015年,“债务-通缩”论非常流行,认为PPI下降导致企业实际成本上升,加重企业债务负担,进一步加重经济下行压力。我们认为,上述逻辑基本是成立的,更简单的解释是,企业利润看的是名义同比,PPI同比上升可以直接增加企业名义利润,即在销量不变的假设下,销售价格上升,企业盈利增加。此外,PPI回升是企业补库存的前提,在价格下降过程中补库存只会导致越补越亏。目前除房地产企业外的库存都处于历史低位区间,未来补库存空间巨大,这也将带来经济的进一步企稳回升。

七、我们的结论:1、我们在之前反复用逻辑论证“滞胀纯属杞人忧天”,现在数据也证明了这一观点;2、PPI同比回升是中国经济2011年以来长周期见底、新“周期归来”的重要证据,“债务-通缩”困境的缓解也将进一步促进经济企稳回升;3、对于2016年,除非政策层出现重大失误,否则经济回升仍将持续,我们坚持认为中国经济L型拐点已过,偏执看空中国经济必犯大错;4、对于金融市场,基于基本面回升的逻辑,长期看空债券市场,长期看多大宗商品,坚定看好基本面驱动的中国股市长期“健康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