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股票>正文内容 中源协和收购事项疑窦重重

中源协和收购事项疑窦重重

专题:中源协和

本应在5月6日发布公告对收购事项进行说明及补充披露,5月5日晚间,中源协和(600645)却又发布公告称,需要时间对募资收购柯莱逊公司的事项进行重新评估。受“魏则西事件”影响,公司收购上海柯莱逊事项引起了业内高度关注。

“左手倒右手”

2105年11月14日,中源协和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湖州融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巨鲸财富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巨鲸财富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融源瑞康并购基金,总规模为10.71亿元,公司作为劣后级有限合伙人出资 1.25亿元。2015年12月12日,融源瑞康以8.2亿元收购上海柯莱逊100%股权。 2016年3月4日,中源协和公告称,拟募资15亿元用于收购上海柯莱逊,其中11亿元用于收购柯莱逊100%股权,4亿元用于补充柯莱逊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短短四个月内,上海柯莱逊增值2.8亿元,溢价率35.12%,按照并购基金协议,上述受益将归于融源瑞康。这么一来,中源协和作为劣后级有限合伙人身份,无疑是“左手倒右手”。 或许是为了摆脱投资者和业界的质疑,中源协和于4月11日将其在融源瑞康中的1.25亿元出资份额转让给天津万兆投资发展集团,交易作价1.33亿元,溢价率仅为6.4%。若交易成功,天津万兆将获得此次并购的价值增益。

收购前已间接入主

查阅公开资料,记者又发现,中源协和与柯莱逊在董、监、高管理人员层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工商登记信息表明,上海柯莱逊在2015年12月21日,也就是融源瑞康收购公司后第13天,法人由陈伟变更为王辉,监事由武宁变为范冰清。根据中源协和资料,王辉为公司副董事长,范冰清为公司监事。而此前中源协和收购柯莱逊时用于担保的子公司上海执诚生物的法人也同为王辉。按照时间梳理,不难发现,早在中源协和公告募资收购上海柯莱逊前,公司高管已陆续渗入上海柯莱逊。而在2016年1月29日,上海柯莱逊注册成立的子公司名称为“上海中源柯莱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中源协和关系不明而喻。 按照上述信息,此次收购已构成关联交易,但是中源协和对关系此却没有做出正面回应。

收购事件风险难脱

而受“魏则西事件”影响,中源协和表示,将对公司收购柯莱逊事项进行重新评估。作为此次并购基金融源瑞康的劣后级有限合伙人,中源协和以其子公司上海执诚生物100%股权作为质押担保,融源瑞康此次出资8.2万元,若收购失败,虽然表面上已将股权转让给天津万兆,但如果天津万兆并未接手中源协和的出资份额及财产份额,且没有相应的反担保履约能力,中源协和仍需向并购基金的优先级受益人支付融资本金及利息,自行承担8.2亿元的收购款损失。

大众证券报及财信网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中源协和,公司负责投资者关系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与天津万兆的转让协议已经生效,款项是否支付不能确定。但收购尚未完成,不过公司并未在此收购中投钱。若收购不成功,天津万兆是否要承担担保责任及份额均要等中介机构发表评估意见再划分责权。”该工作人员还对记者表示,“自己知道的仅限于公告内容,公告外事项均不清楚,一切问题详见公告。”

有消息指出,中源协和实控人李德福旗下的永泰红磡与天津万兆存在业务往来。对此,某不具名业内人士表示,“要看天津万兆与中源协和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协议细则是否明确指出权责划分。”

此外,该业内人士也对此事件表示了质疑:“如果中源协和、上海柯莱逊与天津万兆三方只是单纯的收购协议,权责明确,5月6号就应该如期对此收购事件作出回应,又何必再次延期到13号?”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