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股票>正文内容 魏则西事件影响百亿细胞疗法产业

魏则西事件影响百亿细胞疗法产业

专题:魏则西

   “深圳市各大医院的细胞免疫疗法业务现在都已经停了,而且不仅是对外营业,连研究都已经暂停。”在一家从事细胞疗法业务的公司工作了5年的销售负责人张祥(化名)说。

魏则西事件让正在“摸黑”生长的国内细胞疗法产业遭到迎头一击。据了解,卫计委医政管理司于5月3日召集全国各省市卫生局医管部门进行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省市医院停止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而此前,虽然明面上被禁止,但是该技术在国内各大医院普遍使用,成为医院肿瘤治疗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细胞疗法”也成了资本市场热炒的概念之一。除了此次事件涉及的A股上市公司中源协和()以外,据不完全统计,三板上就有6家公司现在或曾经主要业务来自细胞疗法,而他们的合作医院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医院。

细胞疗法应用被叫停

“虽然有法律法规规定属于第三类医疗技术的细胞疗法不能开展临床应用,但是监管部门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细胞疗法在全国各省的大医院都是普遍开展。”一位行业人士称,他还表示,这些技术或者单独由细胞治疗的科室进行,或者挂在肿瘤治疗科室下进行。

“北京的大医院在开展细胞疗法时还比较谨慎,但是外地的医院就更明目张胆的进行。”研究医疗行业投资的法维翰咨询公司负责人刘宇刚介绍,由于卫计委规定第三类医疗技术在临床研究中不能对试验者收费,因此在大城市的一些三甲医院,该费用收入被列入“研究费用”或者“合作开发”费用。

一位从事医疗器械销售的经销商王军(化名)对《中国经营报》称,这种技术给他们带来了不错的收入。因为该技术需要对细胞体外培养,因此需要用到细胞培养箱。

“大公司购买金额不少,比如深圳的北科生物,上次一次就从我们这里购买了几百万美金的细胞培养设备。还有莆田老板开的公司,不久前也采购了上千万人民币的产品。”这位人士称。

不过,这些业务今年可能要大面积下滑,一同遭遇寒流的,还有国内蓬勃开展的细胞疗法本身。

根据5月3日卫计委人士的相关讲话,2009年,原卫生部制定下发《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根据医疗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风险性和涉及的伦理问题,医疗技术被分为3类。国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分别负责第三类、第二类和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将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列为第三类医疗技术进行管理。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