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股票>正文内容 四十年前的惊涛骇浪:重温史上最大期货逼仓事件始末

四十年前的惊涛骇浪:重温史上最大期货逼仓事件始末

专题:四十年前的惊涛骇浪:重温史上最大期货逼仓事件始末

1970年代,对全世界的金融家和企业家来说都是充满危机和挑战的十年。美国在越南战场难以自拔,中东战争导致了石油禁运和产量不稳定,石油输出国组织登上历史舞台,拉美国家出现货币危机,而且苏联在军事上采取咄咄逼人的态势,这些都加剧了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美国和欧洲经济出现了“滞胀”时期,其标志是石油、黄金、白银等“保值商品”的价格飞涨。

在商品市场大牛市的背景下,许多交易商和银行家把大笔资本投入了商品期货和现货投机,期货价格反过来影响了现货。其中,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石油大王亨特家族的冒险奇遇。与亨特家族相比,华尔街和芝加哥交易所的那些交易商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在黄金和白银产量大大提高,国际市场流动性很强的1970年代,亨特家族居然凭借其强大的财力和关系,近乎垄断了白银市场,并促使银价飞涨。如果不是美国政府决定干预,亨特家族将榨干全世界的空头交易商,成为贵金属交易市场的传奇人物。

然而,传奇毕竟终结了。在美国政府、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和世界各国交易商的一致打击下,亨特家族损失惨重,甚至被迫放弃一部分石油产业以换取对手的宽恕。石油大王投机白银的失败,也被许多期货教科书用作经典案例。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这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贵金属投机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尝试从中吸取有用的经验和教训。

白银的历史

与贵金属家族中的大哥——黄金相比,白银的地位是不稳定的。黄金被公认为最早最普遍的一般等价物,并被视为货币的始祖,正如马克思的名言:“黄金的本质不是货币,但任何货币的本质都是黄金”。其实白银也具备类似的特性,但它的价值相对黄金过低,物理和化学的稳定性又不如黄金,所以经常屈居不太受重视的位置。经济史学家认为,古代波斯帝国、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采用的都是金本位;中世纪的威尼斯共和国铸造了标准黄金硬币,并为未来600年欧洲的金本位制度确立了标准;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国和阿兹特克帝国之后,获取了大量黄金和白银,为欧洲的金本位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但是,古代和近代的金、银本位和现代的金、银本位存在本质区别,即使是以金币为基础货币的欧洲国家,也会发行银币或铜币。当时的人并没有太多的本位或双本位概念。东亚地区的局面则不一样,白银在官方和民间交易中都占据上风,可以认为实施了银本位或“银铜双本位”,以至于明清时期中国和日本的银价都明显贵于世界市场(详细情况可以写一本很厚的书,再此不用赘述)。

18-19世纪,银本位成为了美国和英国的争议话题。实际上,真正的银本位在欧美各国都没有长期实行,实行最多的是所谓“金银双本位”。1785年,美国宣称实行基于西班牙银币的银本位制度,可是这个银本位制度实际由黄金和白银共同支撑,而且白银价格的不稳定使美国经济多次遭到打击。19世纪前期,英国发现自己无法维持银本位(实际也是金银双本位),不得不于1844年宣布采取金本位。银本位无法维持有许多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与中国的贸易——在19世纪中叶之前,中国在与西方的贸易中拥有巨额顺差(与英国的鸦片贸易除外),而中国采取白银结算,于是欧美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即使在中国已经不再拥有巨额顺差的情况下,与中国的贸易也导致了白银流量的不稳定。黄金完全取代白银作为唯一本位货币经历了复杂的历程,原因很多,难以给出准确的答案。

进入20世纪,国际金本位制在建立之后屡经颠簸,而白银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随着黄金在国际储备和贸易中的地位日益增加,白银的价格也日益滑落。1910年,每盎司黄金的价格是每盎司白银价格的38倍左右,到了1930年则提升到近63倍,1940年提升到近100倍!也就是说,在1910年选择持有白银作为储备工具的人,在30年后的财富将只有选择黄金为储备工具的人的30%。

1960年代以后,形势明显有所改观,因为金本位显然难以维持,货币自由浮动只是时间问题。通货膨胀的阴影日益明显,由于美国政府禁止个人持有黄金,希望购买贵金属保值的投资者只能选择白银,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黄金价格。到了1970年,黄金与白银的比价降低到了23倍,这是20世纪以来的最底点。一年多以后,尼克松总统宣布放弃金本位,对美元实施一次性贬值并允许汇率自由浮动。此后,黄金和白银的价格终于可以按照市场规律波动了。

初登舞台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