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股票>正文内容 港股缩量调整商品反弹终结:再成A股先行指标?

港股缩量调整商品反弹终结:再成A股先行指标?

专题:港股

从2015年6月开始的熊市以来,港股一直走在A股前面,无论是下跌还是反弹,都要比A股早那么一点点;4月开始后,港股率先陷入了缩量调整,4月6日成交跌到不足600亿,恒生指数已经跌破美联储“放鸽子”之前的位置,一度逼近20000点关口,汇丰控股(00005.HK)甚至创出近几年以来的历史新低,这一次港股会否再次成为A股先行指标,A股反弹是否有终结的可能?

分析人士称,海外投资者对估值脱离基本面、人民币贬值的因素更敏感,这些因素都使得熊市期间港股总是走在A股前面。关于万亿债转股,海外投资者觉得中国的银行坏账情况比报表披露的要严重,因此万亿债转股的消息出来前后,外资在港股就马上采取了沽售的做法,而内地投资者则对改革方案抱有憧憬。

本次熊市以来,港股作为A股先行指标屡屡得到验证,每次拐点都走在A股前面,堪称A股真正的“预言帝”。

2015年5月26日港股国企指数率先见顶,A股则在6月12日见顶;7月8日港股率先见底反弹,A股7月9日才开始救市行情的反弹;7月10日港股在第一波反弹率先见顶,A股则反弹持续到7月24日;8月11日人民币开始贬值,港股下跌也走在A股前面,到了8月18日A股终于也开始连续几天暴跌;国庆假期间,10月2日开始港股连续暴涨一周,为国庆节后A股的大反弹奠定基础;10月26日,从底部反弹超过3000点的港股也率先见顶,在12月23日上证指数见了3684点的顶部后,A股在1月也开始了暴跌模式;2月12日港股见底反弹后,A股在3月1日再次探底后也开始了一个多月的反弹行情。

深圳某券商策略分析师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4月开始港股和A股走势背离,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海外投资者很重视基本面,认为政府要推动债转股的运作,这说明内地银行坏账情况比刚刚公布的年度业绩所描述的要严重,估计未来内地经济还有很多潜在问题会暴露;而内地投资者则憧憬改革力度加大对前景有所看好,A股继续节节上升;另一方面,4月以来全球股市下滑,尤其是制造业主导的德国和日本下跌幅度较大,油价也从高位回落,表明制造业需求并不明朗,对港股都直接形成拖累;如果股市最终反映基本面,那么A股晚点也可能会跟随港股出现缩量调整,通胀数据和汇率问题也会对货币政策最终形成制约。

资深投资人士温天纳则称,港股和A股受到不同因素影响,A股对政策看法比较正面,现在分歧主要在于对基本面的看法,海外投资者对2016年上市公司业绩走向并不乐观;目前海外投资者和内地投资者对经济的看法分歧较大,如果内地经济回稳有进一步数据的支撑,那么港股其实也有回升的机会。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认为,内地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投放不断扩大,这对A股形成一定支持;而尽管美国加息预期放缓,但美国停止了量化宽松,美元市场供应没有增加,美国经济向好的现状没有改变,在人民币供应增加和美元供应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继续贬值风险增大,这对港股肯定是利空;另一方面,石油、铜等大宗商品的反弹也似乎终结,使得海外投资者对全球经济也继续担忧,大宗商品在第一季度的反弹很可能变成昙花一现。

在2月开始的全球股市反弹行情当中,油价、铜价等大宗商品成为了股市的先行指标。三月底,高盛策略师格列斯曼发布报告称,风险资产反弹之势可能在近期消失,警告油价大幅下跌可能再度拖累风险资产,建议投资者降低风险资产配置,在预料的波动性增加之前,转而持有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