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股票>正文内容 员工持股馅饼变陷阱 破发股或存捡漏机会

员工持股馅饼变陷阱 破发股或存捡漏机会

专题:员工持股馅饼变陷阱破发股或存捡漏机会

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多被看作是激励和回馈,表明了大股东对公司未来业绩和股价都有较强的信心,因此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通常都较受投资者青睐。但受市场大环境影响,沪指自去年12月23日以来,截至本月27日,最大跌幅已经高达28.4%,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也难以置身事外。记者统计发现,在去年以来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200家上市公司中,股价“破发”的个股占比超六成,更让人担忧的是,这其中不少个股还加有数倍杠杆。如果市场继续下调,不仅持股的员工损失惨重,作为担保方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也将面临增加保证金甚至到期被强制平仓的风险。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相对而言,股价跌破员工持股成本价的破发股,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与投资价值。员工持股计划通常有1~3年不等的锁定期,锁定期内股价波动对个股影响有限,进入解禁期后大股东对股价的诉求会比较强烈。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临近解禁期,股价“破发”个股的投资机会。

员工持股“馅饼”变“陷阱”

从以往历史数据来看,由于员工集资以真金白银买入的员工持股计划,对上市公司股价有极强的正向引导作用,从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心理层面来说,内部人员的持股价格更容易产生一个安全垫的作用,也正因此,员工持股通常被市场认为是个“馅饼”。2015年以来,员工持股计划开始在上市公司普及,特别是6~7月股灾之后,监管层鼓励上市公司“自救”,利用较低股价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猛增。不过,面对今年以来不期而遇的暴跌,以往的“馅饼”正逐步演化为“陷阱”。

从大盘走势来看,继本月26日沪指收盘跌破市场心理底线2850点,27日早盘沪指再次遭遇重挫,盘中一度击穿2700点,报2638.3点再创去年以来的指数新低。如果以去年12月23日的近期高点3684.57算起,沪指1个多月内最大跌幅已经高达28.4%。指数的重挫,让不少上市公司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的成本价被戳破。

数据显示,截至1月26日,2015年以来共有417家上市公司已实施或准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其中,已完成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有200家,其中,股价跌破员工持股成本价的有128家,占比约64%。其中,龙净环保万达信息武汉凡谷跌幅居前,当前股价较员工持股成本价均跌超60%,中来股份广联达隆鑫通用芭田股份双塔食品卫星石化香雪制药宝新能源海南海药等个股,股价相对员工持股成本价也都被“腰斩”。

以跌幅榜排名居前的龙净环保为例,公司2014年9月发布预案公告,去年3月8日以37.08元/股的均价买入91.99万股,截至本月26日收盘,龙净环保收盘价仅为12.24元/股,员工持股成本价累计跌幅高达66.99%。跌幅紧随其后的是万达信息,万达信息于去年4月筹划员工持股计划并于6月完成买入,以137.26元每股的均价合计买入近728万股,在实施了10转10的年度分配后,买入成本仍高达68.63元每股,以26日收盘股23.41元/股计算,浮亏比例高达65.86%。万达信息在去年7月底又推出了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不过,从近期万达信息公告来看,因处于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尚未购买公司股票。据了解,万达信息员工持股的锁定期截止日为今年的6月10日。此外,同样在去年6月完成员工持股计划的武汉凡谷,截至1月26日收盘价为10.57元/股,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以来累计跌幅为60.41%

记者统计发现,“破发”的员工持股计划,多集中在去年的3月~5月和7月~8月完成实施计划。从沪指走势来看,此时多数上市公司股价相对当前股价来说均处于高位,但就当时市场而言,恰逢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好时机。“员工持股开展的数量受大盘影响较大,2015年6月份股灾之前,由于大盘的赚钱效应凸显,公司开展员工持股的积极性逐步提升,其背后的推动逻辑主要是上市公司对大盘以及自身的信心;而7月份开展标的数量的暴涨则是基于救市和稳定市场情绪的考虑。在具有开展员工持股需求的标的集中释放后,目前仍处于消化阶段。”信达证券分析师胡申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1月26日,目前员工持股计划正在实施中的上市公司仍有198家,其中处于“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阶段的为155家,处于“董事会预案”中的有43家。

杠杆盛行员工持股风险放大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