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股票>正文内容 中国典型贫困省份甘肃探路新型“环保之路”

中国典型贫困省份甘肃探路新型“环保之路”

专题:中国典型贫困省份甘肃探路新型“环保之路”

一面是国家越来越高、越来越严的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另一面是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期限”。对于中国典型的贫困省份甘肃而言,如何正确处理和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是未来五年需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环保“大逻辑”。

甘肃省2016年环境保护工作会议23日在兰州召开。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李荣灿表示,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与民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同时,“十三五”是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发展是第一要务。

这意味着,甘肃要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但在脆弱的生态环境、有限的环境容量下,进一步加大开发建设的力度,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我们必须积极推动在保护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努力实现绿色发展。”李荣灿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在甘肃亦有体现。传统的环保体制机制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改革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作为长江、黄河和主要内陆河流的重要水源涵养区,甘肃是中国主体功能区划中确定的重点生态保护区,承担着主要江河源头水源保护、涵养、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同时,该省地貌复杂多样,许多村庄藏于大山深沟中,“让317万贫困人口如约奔小康”是五年内的“一号”工程。

据统计,过去五年,甘肃严肃查处环境违法企业855家,跟踪督导整改问题373个,形成了环境监管的高压态势,推动解决了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但环境安全风险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将处于环境高风险期。

“甘肃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全省国土总面积的88%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生态地位重要。”李荣灿认为,尽管目前国家已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环保措施,但随着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可能导致监管难度加大,生态环境问题亦进入多元叠加期,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更加复杂繁重。

环保体制改革日渐紧迫体现于“制度安排不到位和管理体制不到位”,在李荣灿看来,这就需要从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改善环境质量,不断深化环保体制机制改革,有效防范环境安全风险,持续夯实环境保护工作基础等方面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