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机会>正文内容 国企改革投资逻辑的转变

国企改革投资逻辑的转变

专题:改革国企改革投资投资逻辑

上半年的牛市阶段,国企改革板块上涨63.9%,沪深300上涨47.8%,具有超额收益16.1个百分点。但6月15日以来,国企板块下跌30.8%,沪深300下跌27.9%,国改板块表现不及市场。我们认为原因在于,上半年顶层设计方案没有出台,国改板块是预期驱动,投资者相信各种无法证伪的改革故事;而下半年随着“1+N”文件不断出台,以及市场大幅调整,投资者变得理性,更加看重改革可能带来的红利,而这种红利短期内无法兑现,又减弱了市场的信心。但随着市场情绪好转,以及国企改革加快,市场风险偏好可能会再度提升,届时国企改革投资逻辑可能会转变为“预期+红利”共同驱动。

国企改革投资逻辑的转变

股市运行周期的上涨与下跌阶段,主要区别之一是投资者情绪变化带来的风险偏好的变化。上涨阶段,投资者情绪乐观,风险偏好上行;下跌阶段,投资者情绪低迷,风险偏好下降。风险偏好的变化带来投资观念的改变:风险偏好上行时,投资更看重各种无法证伪的故事;风险偏好下行时,更看重业绩与基本面。反映到国企改革板块的投资上,上半年中证国企指数上涨63.9%,同期沪深300上涨47.8%,跑赢16.1个百分点。同时,我们看到上半年混改、兼并重组、央企整合等各种概念板块涨幅较大,引人注目。比如,中国中车(601766)复牌后从不到6元涨到近40元,老白干酒(600559)从停牌时的26元左右涨到99.5元,远远超过大盘涨幅。

但下半年以来,尤其是9月份以来,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纷纷出台,但是整个国企改革板块却表现较差。6月15日至11月6日,中证国企指数下跌30.8%,同期沪深300下跌27.9%,跑输市场2.9个百分点。同时,市场一直存在整合预期的宝钢与武钢、五矿与中冶等相关个股表现一直不温不火。

这其中的原因,我们认为在于投资逻辑的转变。经过了上半年的牛市后,尤其是看到中国中车6月8日复牌后从30元高位一路下跌到10元,投资者变得更加理性。而随着各项顶层设计方案公布,国企改革进入到落地实施阶段。相对于方案公布之前的预期驱动,现在变为改革的红利驱动,即投资者只有看到或者预期到能够带来切实的业绩改善或效率提升,才会看好。比如,对于央企整合,投资者关心能否带来业绩的改善,能带来多大空间的改善;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投资者怀疑能否改变治理结构;对于股权激励,在有整体限薪的背景下,投资者担心能否提升管理层的积极性。

因此,总体来看,随着市场氛围及国企改革方案公布,投资者投资逻辑正在转变,国改板块的驱动因素也就从预期驱动转变为改革红利驱动。这是上半年以及股灾以来国企改革板块表现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

整体上市、兼并重组更具有弹性

当国企板块驱动因素从预期转为红利后,我们投资时需要关注国企改革红利。国有企业的改革红利,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治理机制与激励机制等公司层面制度的变革,提高企业运行效率,这可以称为制度红利;二是通过改变企业的经营业务种类或业务规模,来实现公司基本面的变化,这可以称为业务红利。国有企业改革,就企业层面来看,主要有混合所有制、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整体上市、兼并重组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改革都会带来企业业绩的改善,或者说都会带来改革红利,但改革红利释放时间和改革红利大小并不一样。

改革红利开始释放的时间,是指从改革完成到红利释放需要的时间长短。改革红利大小,是指业绩变化的弹性。从改革红利释放需要的时间来看,混合所有制和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等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制度红利,本质是在公司基本业务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通过治理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的改进,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这种通过机制的改革来实现业绩的改善,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释放改革红利,粗略判断至少要一年左右。而整体上市、兼并重组等改革,本质则是在短时间内改变企业经营业务范围或业务规模,改革完成后企业的基本面就会发生变化,这种改革红利释放所需要的时间较短。

从改革红利大小来看,混改、员工持股与股权激励等改革,是通过制度完善来提升经营效率,业绩改善的弹性较小,但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而整体上市、兼并重组等改革是通过改变企业业务范围或者业务规模来推动改革,业绩弹性比较大,但这种红利持续的时间较短。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