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

专题:

 

股票大师的投资之道 第七章 投资天才 吉姆·罗杰斯 黄金

  1990年6月罗杰斯旅行经过伯力时,发现西伯利亚人疯狂抢购黄金饰品,这激起了罗杰斯的好奇心,他为了弄清黄金对苏联有多重要,去见了当地金矿开采组织的头目伊果·索斯宁。这样一个矿产组织的老板在美国也许算不了什么,可在苏联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他在苏联就相当于美国微软的比尔·盖茨。
  罗杰斯对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很感兴趣,这也许就是他多年来国际投资养成的习惯,也是~种职业敏感。他和伊果·索斯宁谈论黄金和其他商品,以此来了解20世纪的苏联所赖以生存的是什么。
  罗杰斯认为黄金生产是受供求关系影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盎司35美元的黄金价格保持了37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价位变得偏低了。因此黄金的生产持续减退很多年。大约37年的时间里,人们不太愿意去淘金,开采金矿。世界市场上的大多数黄金来自南非和俄罗斯,因此这些地方开采金子的成本很低。由于金子价位偏低,黄金开始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比如,用于牙齿和电子。用的多了以后就出现了供小于求的现象,于是黄金就开始涨价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罗杰斯说贯穿他整个投资生涯的一条高于一切的原则就是:不管赌什么,永远跟中央银行相反,永远跟现实世界一致。70年代,中央银行在维护黄金的低价位,价格往往是根荒唐的,市场也知道它们是荒唐的。罗杰斯认为每当中央银行在维护某种东西的低价值(黄金也不例外)时,聪明的投资者就会反其道而行之,在这个价位不断买入,虽然不会立竿见影,但成功总不会太远。回报一定很丰厚。35年后,黄金的价格终于放开时,他的上涨幅度远超过了它的应有水平,因为它长时间地被限制在低价。罗杰斯的投资法则被验证了。
  罗杰斯认为供求就是价格。价格表述的是供应和需求相交并持续的那个点。所以黄金的投资者只需搞清楚供应和需求,而不用关心淘金或购金的狂潮,就会成为巨富。但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一点。揭开黄金市场的面纱,拿出商品的曲线图就会发现,从1980年开始,黄金产量在45年中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上去了,从此以后,世界黄金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因为投产一个金矿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从有人决定去淘金到选矿再到筹集资金,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需几年的时间。随着供应越来越多,黄金又将达到他和的那一天,这完全由供求来决定。罗杰斯预测的黄金饱和的那一天终于在1999年到来了,世界范围的金价开始下跌。
  罗杰斯始终认为黄金的购买与其他的商品的买卖一样都受市场的运作规律支配着,沿着一个稳定的价格波动。由于供求平衡被打破了,黄金的价格开始上涨,其价格上涨有其合理和合法的原因。一般的公众当看到某块地或某种股票上涨了就知道可以从中大捞一笔,于是就有更多的人跟进,同时还做着发财的美梦。买得早的聪明人会选择一个合适的高价位卖掉他手中的黄金(或股票。房地产)而因此美梦成真,而另一部分人则成全了别人的美事,而自己却高位套牢。当有很多人高位买进时,此时的供求平衡又将被打破,新一轮的下跌又将开始,买进~上涨~买进一卖出~下跌,市场就是这样在价值规律的支配下运行着,轮回着。黄金这一特殊商品也不例外。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黄金几千年来一直是传统的保值手段。但是,它可能会在某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落后于购买力。它在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本应该能够保值,但是,它今天不能保值的方式与70年代是不同的,因为在21世纪可能还存在着其他更好的保值手段,罗杰斯还不能确定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