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才是买进信号(1)
专题:
利率
绝大多数股民都知道一个常识—加息是利空。
从2004年10月开始,中国进入加息周期,到2007年9月,经过9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98%上调至3.78%(见图7-1),但同期,上证指数却从1300点飚升至5500点。
图7-1 1年期存贷款利率调整图
这一现象看上去有点矛盾,但经过分析,我们会得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加息虽然是利空,但同时也可以作为重要的股票买入信号。
三种影响
加息成为利空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储蓄替代投资。加息后,一些稳健的投资者会将股票抛出套现,把钱放到银行吃利息,也有基金持有人会将基金赎回,然后存入银行。这两者都会对股市产生负面影响。
第二,储蓄替代消费。加息后,一些居民将本来打算用于消费的钱,放到了银行吃利息。消费减少后,会影响提供消费产品的上市公司的销售收入,进而降低上市公司利润增长速度。
第三,加大上市公司利息负担。上市公司大多有银行负债,而加息(一般情况下,加息不仅提高存款利率,也要提高贷款利率)后,企业的利息负担也会增加,这就相应减少了上市公司的利润。
这三点原因中,第一点会影响证券市场的资金面,第二、三点会影响上市公司的基本面。
真实利率
既然加息给证券市场带来三点负面影响,那么为何会出现本文一开始所描述的现象呢?
我们先看看加息是否真的会使股民投进股市的钱减少。这里要引入一个概念—CPI。CPI又称消费者物价指数,这个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的价格变动指标。如果CPI同比上升2%,就表示居民的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也就是说,1年前用100元可以买到的商品,现在得用102元才能买到。简单地说,就是物价贵了。
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CPI就不断上涨,从3.28%一直攀升至2007年8月份的6.5%,而与此同时,1年期存款利率只是从2.25%上调至3.78%(见图7-2)。
虽然我国一直在加息,但加息的速度却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也就是说,储户在利息上的收益抵不上物价上涨带来的购买力损失。仅从这个意义上讲,把钱存在银行还不如把钱花出去,或者投入到更能够带来收益的领域,比如说股市。
图7-2 2007年CPI与存款利率变化对比图
实际上,1年期存款利率只是名义利率,将1年期存款利率减去同期CPI上涨幅度才是真实利率,真实利率才是决定普通百姓是否热衷于把钱存银行的根本原因。从2005年开始到2007年,真实利率一直为负且负得越来越多,这就使普通百姓把钱存银行的热情不断降低。
统计显示也与上述分析相吻合,从2006年开始,我国月度新增储蓄开始不断减缓,2006年10月份更是出现了极为罕见的储蓄负增长。而储蓄“搬家”后,股市就成为去向之一,新增资金的加入使股市更加火爆,而股市的火爆则吸引了更多的储蓄资金加入。
与经济快速发展相伴随
刚才,我们从真实利率的角度分析了加息并不一定会使股市的资金面受到影响。
加息周期与股市上涨相伴随的更重要原因在于,中央银行一般在本国物价上涨过快(CPI增幅超过3%)时,才会考虑加息,而物价上涨过快往往是由于经济加速发展而出现的,但大牛市则恰恰需要经济加速发展作为支撑,于是我们就会观察到大盘上涨与加息相伴随的现象。
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刚刚开始加息之时,经济快速增长也刚开始不久,此时股市大盘受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影响出现明显上涨。这个时候,加息虽然是利空,但由于宏观基本面很好,这个利空无法对股市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在加息周期的中间阶段,经济继续强劲增长,但是加息对股市资金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上市公司利息负担的增加,会被上市公司利润快速增长的积极因素所化解。这个阶段的股市可能在短期会感受到加息压力,大盘会随着每一次加息调整几天,但在经济增长趋势继续被看好的氛围下,大盘还会继续走高。到了加息周期末,经济增长势头开始转衰,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也开始下降,大盘则会以加息为契机,开始下跌。
不要闯红灯(2)
以江苏宏宝(002071)为例,这家公司2006年10月12日上市,股票发行价格为3.88元/股,除江苏宏宝的控股股东外,其余上市前的股东共持有股票1759万股,这些股票的锁定期也是12个月。自2007年10月12日起,这1759万股可以抛售了。
大盘的奥秘(2)
计算上证指数时,有两个数据最关键,一个是每只股票的股价,一个是每只股票的总股本。问题就出在总股本上。中国的上市公司大多数是国有控股公司,出于种种原因,这些上市公司中,国家持有的股份(即国有股)不能流通,或者说,不能在交易所进行交易。虽然不能进行交易,但上证指数在进行计算时,仍然会将这一部分不能流通的股份算进总股本。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种假象。
加息才是买进信号(2)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2004年中国的GDP增长了9.5%,而2005年则增长了9.9%,2006年与2007年分别是10.7%与11.3%。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整体经济呈明显的加速上升态势。与此同时,全体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也出现大幅提高,2006年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同比增幅达到42%,2007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净利润同比增幅更是达到64%。
宏观经济的晴雨表——GDP(1)
我们常听说一句话—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那么宏观经济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有没有常用的量化指标呢?
点击阅读更多看懂股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