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寻找超级长牛市的根(26)
专题:
变化三:QIFF大行其道。中国资本市场对QIFF一直是爱之既深,恨之亦切。原因很简单,QIFF既可以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巨大的活力,但也同样可以轻轻松松地从中国企业身上攫取让人眼红的惊人利润。不管爱也罢,恨也罢,在后股权分置时代,曾经束缚QIFF的潘多拉盒子已经打开,资本的逐利本性,使QIFF对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觊觎已久。但准入制度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使QIFF一直逡巡不前。在股权分置及相关后续改革完成以后,中国证券市场的流通性、透明性、公司管制和信息披露要求将进一步提高,除某些产业有股权投资比例的限制外,大部分产业的资本都将开放;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乃至东南亚地区证券市场的流通性将进一步加强,中国内地资本市场与中国香港、日本东京会成为亚太金融资本中心。QIFF这个一度若隐若现的身影,将迅速在中国经济领域成为当红明星。
变化四:金融改革步入深水区。资本与金融从来就是孪生兄弟,中国的金融风险利剑一直高悬在头顶,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步步推进,金融改革也将进入深水区。权证出现以后,大量金融衍生工具包括各种指数产品、做空机制、股指期货等的推出指日可待。同时,在商业银行上市成为现实之后,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有了更多路径,配套的改革措施将会持续出台,银行混业经营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变化五:产业投资基金成为现实。长期以来,资金短缺成为中国企业体弱多病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不断堆积的庞大民间储蓄和国外游资在四处游荡寻找出路,另一方面是国家的《银行法》束缚及“赌博市”的高风险,使企业融资成为令企业、政府、银行共同面对的鸿沟。进入后股权分置时代,一方面,上市公司再融资硬性条款被取消,久违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已成为可能,新融资规则的“松绑”使大集团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对优质企业进行产业扶持、在企业上市之后套现退出的产业基金将渐渐出现并迅速普及做大。
股权分置改革鸣锣收兵的信号已经发出,但可以预期,后续的一系列关于资本市场甚至经济体制改革的更多政策,将会不断撩拨我们的视线。股权分置的深刻意义,或许真要等到五年之后,我们才可以完全弄明白。
税制改革预期
中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序幕实际上在2003年就已徐徐拉开,其中两税合并与增值税称为这场税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1.两税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草案已于2006年10月底递呈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一审”。而“两法合并”草案在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之前,已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并原则通过。专家学者乐观估计,“两法合并”有可能按期提交2007年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
从某种意义上讲,“两税合并”关系到整个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成败。目前,内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超过30%,而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只有15%左右。内外资企业同场竞技,却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显然不公平。企业所得税改革一再拖延,直接拖累了增值税转型改革。而将内外资企业既有的企业所得税制合并,其改革方案的主要方向是,内资企业税负调减而外资企业税负调增,也就是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税负,将分别从两头向中间靠拢,参考其他国家企业所得税的水平,统一后的税率应设计在24%左右。而在统一税率的同时,还应统一税基计算,将所有生产和经营的费用都列入成本,从税基中扣除,从而实现实际税率的统一。
2.增值税调整。税制转型后,中国将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即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原材料等项目中所含的税金。从微观看,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来说,意义非同寻常。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企业购买原材料、固定资产等所交纳的税金可以在产品销售时应交纳的税金中扣除,即企业在购买原材料和固定资产这一环节不交税或少交税,这是实实在在减少企业负担的重大举措。
第二章 寻找超级长牛市的根(17)
我们也采用基准增长情景模型,模拟预测了中国2000年~2050年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的各种情景,结论是:
第二章 寻找超级长牛市的根(8)
总体来讲,中产阶层善于构思和接触“高尚文化”,喜欢参加各种社会组织,有着高度的公德心,喜爱家居布置,衣着引领时尚,消费讲求品位,是中国名副其实的消费支柱群体,他们的存在对于整体提升中国消费能力、拉动内需可谓“功不可没”。
第二章 寻找超级长牛市的根(27)
以上两项税制改革,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影响很大。如果中国不进行税改,国内企业竞争力势将削弱,而入世后,国内企业则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中国如果不顺应国际趋势减轻税负,还将影响吸引外资的能力,并可能促使中国企业把生产投资转移到海外,最后导致中国产业“空洞化”现象。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新一轮税制改革实际上意味着从过去一味追求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到现在放水养鱼、藏富于民的税收征管思路的重大变化,以此刺激企业的投资欲,增强民间投资动力。而这一对于企业的实质性利好将长期直接影响中国股市的发展。
第二章 寻找超级长牛市的根(18)
不断涌流的国内过剩货币已造成了中国资产市场价格的井喷。中国股票市场2006年至今为全球第一;房地产价格在国家的宏观调控背景下仍然出现了一定的上涨,这在很大情况下被归结为流动性过剩所造成。海通证券预测,2007年~2010年,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将达到12%~18%。2007年,中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预计将达到1 700亿美元。
第二章 寻找超级长牛市的根(28)
纺锤形的市场特征实际就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20/80法则”的反映,即20%的股票上涨,80%的股票下跌;80%的交易时间由20%的股票主导;80%的资金流向20%的股票中;20%股票的市值上涨推高市场总体市值。
第二章 寻找超级长牛市的根(29)
展望未来,中国股市大牛市仍将为“价值投资的大牛市”,其重要特征是:价值低估和价值增长的股票将不断上涨以达到合理的估值水平;价值高估和价值减少的股票将不断下跌最终也将达到其应有的估值水平。而目前的中国股市,低估和高估的股票都十分突出,但高估的股票相对来说已经较少,这从整个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已经接近合理水平可以得到验证。因此,后市大部分股票将进入牛市,其余部分仍将延续其漫漫熊途。
第四章 寻找收益翻十倍的长牛股(1)
以什么样的视野和高度去看待中国这轮长牛市格局,决定了投资者今后的财富结果。在长牛市道和财富效应面前,裹足不前只会痛失一生中最好的历史性投资机遇!用巴菲特的投资眼光和选股原则,精选长牛市道收益能翻十倍的长牛股。
第三章 长捂不放:股市大震荡后的思考(1)
短期内大盘宽幅震荡是快速释放市场短期风险的过程,这也是保证中国股市长牛市健康发展的必要过程。类似的震荡和下跌回调将与长牛市始终相伴左右。市场尽管进行过短期调整,但有利于牛市行情延续的因素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第四章 寻找收益翻十倍的长牛股(2)
1.中国经济于1992年进入工业化进程的初级阶段;1999年进入工业化进程的成熟阶段;2010年左右进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根据日韩等亚洲国家发展经验来看,工业化成熟阶段的两大特征(一是经济依然会高速增长;二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主要是各种机器装备制造业开始快速发展),我们完全可以作出“中国工业化进程已进入关键性阶段”的重要判断。而中国作为世界工业制造基地进程的发展加快,新农村运动的方兴未艾,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国内庞大消费市场面临全面升级等因素,加重了我们对这一判断的砝码。
第三章 长捂不放:股市大震荡后的思考(2)
对市场估值的不确定性,最终导致了在上证综指3 000点下方持续了约20个交易日的盘面出现了松动和瓦解。中国股市是否存在泡沫?或者说泡沫到底有多大?牛市是否还会持续?如果持续的话,将是多长时间?在调整市道里,抗风险的投资策略应该是什么?如何谨防由投资市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成为当前市场、广大投资者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书就是解答股市大震荡的书,它预测未来中国股市走势,解析中国股市趋势的合理内核,畅谈长牛市格局中选股和持股心得,告诫投资者股市陷阱和泡沫,提供有效击败大盘分享纵横市场的成功法则,同时,笔者坚定不移地看好中国股市长期突破向上的趋势。在长牛市里,不投资、晚投资或及早退出投资,都将被证明是长牛市行情的输家。为了分享中国这次空前绝后的长牛市的大红利,建议投资者:(1)集中投资于中国最优秀的几家企业;(2)一旦买入,保持投资组合至少五年不变;(3)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不论短期股市如何震荡,都对自己所持有的股票充满信心,长抱不放。
第四章 寻找收益翻十倍的长牛股(3)
2.同时也要看到未来五年A股市场的风险因素,它们主要包括:美国经济出现增速放缓明显乃至衰退的迹象;中国A股公司的盈利增速在五年为期的后两年可能出现剧烈波动甚至下降趋势;随着通货膨胀严重,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将可能超出市场的预期;本币升值速度将在2010年后开始逐渐减弱。尽管这样,我们仍然认为,在这五年为期的时期内出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比较小。
第三章 长捂不放:股市大震荡后的思考(3)
震荡市里投资基金老总们“不卖”暗藏着什么玄关
第四章 寻找收益翻十倍的长牛股(4)
即将推行的股指期货,其市场地位由权重股决定。股指期货必将促进权重股溢价,银行股是当前最大的权重股板块,产生流动性溢价当不在话下。
第三章 长捂不放:股市大震荡后的思考(4)
——富国基金:尽管A股经过2006年从头到尾、冠绝全球的强劲上涨,2007年资本市场不会出现类似1993年和1996年大牛市后的大幅调整,因为现在的资本市场的基础已经今非昔比,资本市场已经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寻找收益翻十倍的长牛股(5)
我们相信,未来中国,科技创新一定会催生出大牛股。首先,从国际市场经验看,科技类产品的估值弹性通常高于传统产业;其次,从科技产业本身看,由科技创新引发的产业和企业增长往往具有革命性、爆发性的特点,并且引领国内甚至世界科技之潮流。
第三章 长捂不放:股市大震荡后的思考(5)
就在2007年1、2月间大盘处在大幅调整的当口,由《上海证券报》和理柏中国联合推出的QFII中国A股基金月度报告,给我们上面的“卖还是不卖”话题作出了最有力的回答。报告指出,尽管股市大幅上扬,QFII中国A股基金买入A股股票的速度和仓位在2006年年底双双加速。截至岁末,7只大型QFII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超过97%,抵达历史以来的最高峰值。上述QFII基金的资产也首度突破了300亿元。
第四章 寻找收益翻十倍的长牛股(6)
——主业化而言,管理层鼓励已经上市的中央控股公司把主业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因此,可关注央企旗下与集团公司主营业务相近的旗舰公司。其中典型的案例是东电集团整合东方电机和东方锅炉。整合之后,东方电机能够提供完整的火电成套设备,竞争力大大增强。
第三章 长捂不放:股市大震荡后的思考(6)
4.股市暴跌为市场提供了一次大浪淘沙的机会,对于股价虚高的股票往往将其光环洗掉打回原形,而对于真正有价值、有题材、有发展的股票反而是一次“淘尽浮沙始见金”的重大洗礼,股市的调整将真正的黄金般投资机遇展现在眼前。
第四章 寻找收益翻十倍的长牛股(7)
紧盯长牛市里人民币升值这根主轴线
第三章 长捂不放:股市大震荡后的思考(7)
1.将思维不失时机地矫正到“中国超级长牛市”的正确轨道上来。中国证券市场经过2006年历史性的转折之后,其长期繁荣才刚刚开始。长牛市反映的是当下中国经济的四大现象:一是人民币升值是对中国股市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传导效应,即以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全面重估和整体升值;二是全球性资本充裕而引起的严重泛滥,人民币升值更导引了全球资本泛滥向中国的涌流;三是股权分置改革给中国股市带来的巨大制度变迁效应必然在市场运行中的反映;四是中国经济还将长期高速成长,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行业和上市企业绩效的大幅增长的预期。上述四个方面因素的交织作用与叠加效应,不仅是中国股市由熊转牛的主要原因,也将是中国股市走向超级长牛市的现实和潜在源泉。
点击阅读更多寻找长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