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长捂不放:股市大震荡后的思考(1)
专题:
短期内大盘宽幅震荡是快速释放市场短期风险的过程,这也是保证中国股市长牛市健康发展的必要过程。类似的震荡和下跌回调将与长牛市始终相伴左右。市场尽管进行过短期调整,但有利于牛市行情延续的因素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大震荡市道之我见
2005年12月30日上证综指报收的1 161点启动,一年后的2006年12月29日2 675点收盘,指数全年大涨超1 500点,而仅在2007年元旦前的一周就以五连阳大涨325点。2007年新年伊始的股市走势,用一位不知名的股民的话来说,“股市涨疯了”。的确,很多情况下,人们在讨论某只股票后,过两天便会发现,它已经涨得面目全非了。
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这一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最大的制度变革终于使得股市在基础建设上开始了真正的市场化。然而,股市在2006年2月却遭遇“倒春寒”,2月到3月间,大盘一直在1 300点关前徘徊,关于千三的拉锯报道一时间成为财经媒体的焦点。不过,这在今天看来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在这之后三两个月时间,股市便告别了长达五年的死水微澜,连续拔高跳空向上,重新站上1 600点。
那是2006年5月12日,也正好差不多是股改启动的一周年。这个点位以及之前的普涨行情被业界看作是自2005年7月以来的恢复性上涨行情。如果说,2006年5月之前的行情真的可以表述为“恢复性”额话,那么,其后的市场则已经开始出现某种令人不安的躁动了。
8月8日以后,大盘一路冲关夺隘,进入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加速上扬阶段:上证综指从1 547点一路推升。
9月13日,上证指数盘中冲上千七。虽然经历短暂回落,但随即拾级而上,将红旗插上千九,并在11月15日宣告已在千九脚跟站稳。
5天后,2 000点位大关即被突破,此后更是势如破竹。
2006年12月14日,当人们已经开始谋划着“圣诞”、“元旦”两节的时候,股指又用一个漂亮的跳跃提前为人们送出了一份节日礼物。2 250点,超越了上证综指16年来的历史最高位2 245点。在过去五年中国惨淡的熊市中,这个数字仿佛压在所有广大股民心里的一座可望而不可及的雪山,沉重而无奈。在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日子,它被轻松地逾越了。
在历史高位,多方没有丝毫犹豫,进而加快了进攻步伐。
12月18日,市场再次放量上攻,拉出近60点的大阳线。收盘时,上证综指已稳稳地站在2 300点上方。
从2006年10月以来,大盘一次又一次创出年内新高,突破历史新高的主力军就是大盘蓝筹股。中国国航(601111)回归、工行(601398)A+H在上交所和港交所同步发行,使得往日笨拙的“大象”们开始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集体狂舞。而正是由于“大象群舞”,使得上证综指就像一列磁悬浮列车一样不回头地高速前行,这硬是在2006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将股指推上了2 675的点位。而这一天,中国国航、中国银行(601988)、陆家嘴(600663)相继涨停,中国股市第一股——工商银行也大涨5%以上,创出了自上市以来的新高。盘中热点围绕各个主流板块呈现出了百花齐放之势,市场情绪亢奋,热情高涨。
中国证券市场从2005年12月开始启动新一轮牛市行情,经过整整近11个月的时间,上证综指才向上突破了1 800点这一重要的上档阻力,而期间上证综指上涨了近800个点。但从2006年10月工商银行登陆证券市场以来,市场出现了一波极为强劲的拉升行情,上证综指于2007年1月27日最高上摸到了2 994点,离3 000点的整数关仅一步之遥。短短三个月时间内,上证综指居然上涨了近1 100个点。
随着中国股市步入新一轮大牛市,关于它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特别是自2007年以来,显然已经成为市场的焦点。以美国著名投资家吉姆·罗杰斯、经济学家谢国忠、左小蕾以及政府官员成思危等为首的一派认为,中国股市只是基于流动性过剩主题而炒作所谓估值,因此存在泡沫乃至引发金融危险的风险;而另一派持中外基金显居主流地位的代表性观点则认为,中国股市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只是一个恢复性上涨行情,以价值重估为首要主题的大牛市、长牛市行情的潜在上涨空间仍然非常巨大。
第四章 寻找收益翻十倍的长牛股(2)
1.中国经济于1992年进入工业化进程的初级阶段;1999年进入工业化进程的成熟阶段;2010年左右进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根据日韩等亚洲国家发展经验来看,工业化成熟阶段的两大特征(一是经济依然会高速增长;二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主要是各种机器装备制造业开始快速发展),我们完全可以作出“中国工业化进程已进入关键性阶段”的重要判断。而中国作为世界工业制造基地进程的发展加快,新农村运动的方兴未艾,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国内庞大消费市场面临全面升级等因素,加重了我们对这一判断的砝码。
第三章 长捂不放:股市大震荡后的思考(2)
对市场估值的不确定性,最终导致了在上证综指3 000点下方持续了约20个交易日的盘面出现了松动和瓦解。中国股市是否存在泡沫?或者说泡沫到底有多大?牛市是否还会持续?如果持续的话,将是多长时间?在调整市道里,抗风险的投资策略应该是什么?如何谨防由投资市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成为当前市场、广大投资者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书就是解答股市大震荡的书,它预测未来中国股市走势,解析中国股市趋势的合理内核,畅谈长牛市格局中选股和持股心得,告诫投资者股市陷阱和泡沫,提供有效击败大盘分享纵横市场的成功法则,同时,笔者坚定不移地看好中国股市长期突破向上的趋势。在长牛市里,不投资、晚投资或及早退出投资,都将被证明是长牛市行情的输家。为了分享中国这次空前绝后的长牛市的大红利,建议投资者:(1)集中投资于中国最优秀的几家企业;(2)一旦买入,保持投资组合至少五年不变;(3)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不论短期股市如何震荡,都对自己所持有的股票充满信心,长抱不放。
第四章 寻找收益翻十倍的长牛股(3)
2.同时也要看到未来五年A股市场的风险因素,它们主要包括:美国经济出现增速放缓明显乃至衰退的迹象;中国A股公司的盈利增速在五年为期的后两年可能出现剧烈波动甚至下降趋势;随着通货膨胀严重,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将可能超出市场的预期;本币升值速度将在2010年后开始逐渐减弱。尽管这样,我们仍然认为,在这五年为期的时期内出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比较小。
第三章 长捂不放:股市大震荡后的思考(3)
震荡市里投资基金老总们“不卖”暗藏着什么玄关
第四章 寻找收益翻十倍的长牛股(4)
即将推行的股指期货,其市场地位由权重股决定。股指期货必将促进权重股溢价,银行股是当前最大的权重股板块,产生流动性溢价当不在话下。
第三章 长捂不放:股市大震荡后的思考(4)
——富国基金:尽管A股经过2006年从头到尾、冠绝全球的强劲上涨,2007年资本市场不会出现类似1993年和1996年大牛市后的大幅调整,因为现在的资本市场的基础已经今非昔比,资本市场已经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寻找收益翻十倍的长牛股(5)
我们相信,未来中国,科技创新一定会催生出大牛股。首先,从国际市场经验看,科技类产品的估值弹性通常高于传统产业;其次,从科技产业本身看,由科技创新引发的产业和企业增长往往具有革命性、爆发性的特点,并且引领国内甚至世界科技之潮流。
第三章 长捂不放:股市大震荡后的思考(5)
就在2007年1、2月间大盘处在大幅调整的当口,由《上海证券报》和理柏中国联合推出的QFII中国A股基金月度报告,给我们上面的“卖还是不卖”话题作出了最有力的回答。报告指出,尽管股市大幅上扬,QFII中国A股基金买入A股股票的速度和仓位在2006年年底双双加速。截至岁末,7只大型QFII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超过97%,抵达历史以来的最高峰值。上述QFII基金的资产也首度突破了300亿元。
第四章 寻找收益翻十倍的长牛股(6)
——主业化而言,管理层鼓励已经上市的中央控股公司把主业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因此,可关注央企旗下与集团公司主营业务相近的旗舰公司。其中典型的案例是东电集团整合东方电机和东方锅炉。整合之后,东方电机能够提供完整的火电成套设备,竞争力大大增强。
第三章 长捂不放:股市大震荡后的思考(6)
4.股市暴跌为市场提供了一次大浪淘沙的机会,对于股价虚高的股票往往将其光环洗掉打回原形,而对于真正有价值、有题材、有发展的股票反而是一次“淘尽浮沙始见金”的重大洗礼,股市的调整将真正的黄金般投资机遇展现在眼前。
第四章 寻找收益翻十倍的长牛股(7)
紧盯长牛市里人民币升值这根主轴线
第三章 长捂不放:股市大震荡后的思考(7)
1.将思维不失时机地矫正到“中国超级长牛市”的正确轨道上来。中国证券市场经过2006年历史性的转折之后,其长期繁荣才刚刚开始。长牛市反映的是当下中国经济的四大现象:一是人民币升值是对中国股市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传导效应,即以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全面重估和整体升值;二是全球性资本充裕而引起的严重泛滥,人民币升值更导引了全球资本泛滥向中国的涌流;三是股权分置改革给中国股市带来的巨大制度变迁效应必然在市场运行中的反映;四是中国经济还将长期高速成长,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行业和上市企业绩效的大幅增长的预期。上述四个方面因素的交织作用与叠加效应,不仅是中国股市由熊转牛的主要原因,也将是中国股市走向超级长牛市的现实和潜在源泉。
第四章 寻找收益翻十倍的长牛股(8)
笔者长期生活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香港等发达国家或最发达的新兴地区,深知在那里所有的股票中最贵的就是银行股,动辄就是几十美元一股。证据之一,你只要随意翻开当地当日的任何金融报纸,都可以看到银行股价高高在上。而作为泱泱大国的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股价只有5元人民币,即1美元都不到!这是地板价,这是认购证式的股票。而这两大银行在全国遍布有多少营业网点?拥有庞大营业网点和客户群是一个公司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投资者是否静下心来算过它们的无形资产?难怪如果翻开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这两大银行的十大持机构,你发现都是世界上最为顶级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例如,世界著名高盛投资公司就持有工商银行的5%的股权(QFII持股上限比例);又如曾经在1997年打败过索罗斯的赫赫有名的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就持有中银股权的11.92%;由于看好,连前高盛总裁(CEO)鲍尔森也持有工商银行的808万股,后来只是因为移做财长后,为了避嫌才将工商持股转给高盛。如此多的世界金融大鳄看好中国银行股的未来,愿意在里面翻腾,作为小投资者,你还需要什么来为你持有的银行股背书呢?
第三章 长捂不放:股市大震荡后的思考(8)
在震荡市的焦躁中需要一种投资心理情商
第三章 长捂不放:股市大震荡后的思考(9)
一旦确定买入,投资人就应该遵循集中投资、坚定持有的策略,即集中投资于最优秀的企业。风险的控制不在于投资标的的分散程度,而取决于投资标的真正的内在价值。真正好的企业就像钻石一样稀有,投资者一经发现,即重仓投入;一旦买入,即长捂不放、坚定持有,直至企业的股价最后透支未来的成长。基于此,投资者不应在股市里进行频繁的进出交易,因为累积起来的高昂的交易成本将消蚀好不容易获得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