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投资人的性格心理和思维特征(2)
专题:
图2-2 股价前几次触到上升通道的下轨通常会继续上升
结果涨上去了,这时另一个自己会说,要是买进去就好了,真正的自己会说,我想买你不让。其实,分析不是最重要的,如何行动才是最重要的。看的时候不带情绪,做的时候被情绪所包围,用真正的自己来看,用另一个自己来做,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实际上是看的时候有点信心,有点勇气,到做的时候,信心和勇气全部丧失了。我们应该用真正的自己来看,更要用真正的自己来做。这部分投资者,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市场经验,他们面对的是成功的最后一道门槛,跨过去就是坦途,跨不过去,就仍然要站在市场大海的岸边,继续被迎面而来的海浪拍打。
然而大多数人的起点,都是从现有的情绪化的行为开始的,还没有清除作为敌人的另一个自己。在另一个自己的主导下,投资者只能形成情绪化的行为模式,所有的投资行为都被情绪所支配,行为的动因来自市场的暗示和诱导,毫无主动性。这种行为模式,使投资者失去了对市场整体的把握,注意力完全被相互矛盾的细节所吸引,以至于不能自拔。市场显得不通情理而难于理解,市场明明摆在面前,却无法相信它,怀疑、犹豫笼罩其上。好,再接着往下看,经过一段时间机会又来了,股价又一次下触上升通道下轨,见图2-3。
图2-3 当股价多次下触上升通道的下轨(30日均MA3)时变化将不确定
这时是买呢,还是不买?真正的自己与另一个自己又发生争执。好了,有过前两次的经验后,决定买了。可惜大多数投资者,在市场中都表现为情绪化的行为模式,这就是不能成功的根源。这种模式有不同的具体表现,但其行为范畴是属于一类的。我们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纠正投资中的情绪化行为模式。不彻底纠正这种行为模式,投资成功就无从谈起。所以真正的最大敌人,就是另一个自己,是另一个自己所形成的情绪化的行为模式。市场中的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是采用这种模式,也就是不自觉地使自己成了羊群中的一只。所有的行为都不是来自于自觉,不是来自于内心整体的认同。也就是说,所有的行为,都不像投资者自己的行为,却像是*纵的木偶般的行为,这是我们不能获利的本质原因,见图2-4。
图2-4 股价多次触碰上升通道的下轨MA3,通道终将被打破
搞糊涂了,明明是“应该在此买进”的地方,怎么偏偏变成了“应该卖出的地方”?这下彻底糊涂了。另一个自己构成行动的障碍,任何正确的行动,在另一个自己这里都不会顺利通过,会出现一个复杂的、内心反馈的过程。当你认为该卖出的时候,无数的疑问都会跑出来。当你认为该买进的时候,各种担心也会接踵而来。另一个自己是行动的最大障碍,另一个自己是行动的敌人。当面对止损的时候,这种情况最为突出。由于另一个自己的作用,真正的自己无法行动,在最需要行动的时候,我们丧失了行为的能力。止损[1 止损:当所持有的头寸与市场发展方向相反时,为了保护其利益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手段。]1也好,积极地入市也好,都化为泡影。最后,我们只好接受市场暗示,结局与我们的真实意愿相违背,成功离我们远去了。
行动大于思考,行动高于思考,不仅仅指行动才有实际的意义,也指在真正的自己状态下的行动,它代表了人们直觉与潜意识的能量,是针对客观而产生的正确的反应。提升和强化真正的自己,也是为了提高我们的行为能力,使我们的行动没有任何障碍。需要清除另一个自己,清除来自我们自身的障碍,通常被人们称作心理情绪障碍。我们必须培养和强化行为能力,要意识到只有行动才会有结果,才会成功。
3.5 资金管理策略:多少仓位合适(1)
例如,一个胜率60%的游戏,有1000元,有100次下注的机会,赔率1︰1,那么如何进行下注,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呢?在看下文时,建议先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据调查,一般人倾向于在不利的情况下,增加更多的赌注,而在有利的情况下,下更少的赌注。实际上,反映到市场中,人们常常在连续的几次下跌之后,总是会预期有一次上涨,或连续的几次上涨后,预期有一次下跌。但这只是赌徒的谬论,因为盈利的机会仍然只有60%。此时,资金管理就极为重要了。
2.7 成功王者的金刚经(2)
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滑雪的时候,最大的体会就是停不下来。刚开始学滑雪时没有请教练,看着别人滑雪,觉得很容易,不就是从山顶滑到山下吗?于是穿上滑雪板,哧溜一下就滑下去了,结果从山顶滑到山下,实际上是滚到山下,摔了很多个跟斗。然后才发现,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停止、怎么保持平衡。
2.3 投资人的性格心理和思维特征(3)
本节主要说明投资者的心理思维,是炒股成败举足轻重的因素,也是高手与菜鸟的分水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3.5 资金管理策略:多少仓位合适(2)
在市场出现波段操作机会时,可以重仓短线操作。
3.1 从田忌赛马说起
古代策略,见著于《田忌赛马》。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次马对次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得多,所以几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田忌觉得很扫兴,比赛还没有结束,就准备离开赛马场,这时,田忌抬头一看,人群中有个人,原来是自己的好朋友孙膑。
2.3 投资人的性格心理和思维特征(4)
如果把市场知识看做外部世界,这相当于罗汉拳的招式。交易思维称为内在世界,这相当于罗汉拳的内功。如果一个人打罗汉拳,只有招式没有内功,是打不死人的。真正的投资高手必须内外皆修。招式容易解决,内功修炼却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因此,注重投资心态、交易思维、投资哲学的修养,同时配合系统的风险管理,最终定能如鱼得水。
3.6 程式交易系统:获利方法可复制吗
程式交易系统其实是个数学模型,可以帮助那些不太懂分析、研判和操作技巧,没有能力把握买卖点的投资者使用,也适合没有时间研究股市的人士使用。具体操作是:张三首先将一笔资金分成两半,用其中一半买入股票,如股票升了25%,就立即卖出持仓的1/5,将这25%的利润锁定,变成现金;相反,如果股价下跌了20%,就动用另一半现金,买入相当于目前市值的20%的同一种股票。
3.2 选择交易策略:努力变成少数赢家(1)
有个问题平时可能没人去想,为什么普通人称为照相,专业人士却叫摄影;普通人称为写字,书法家却叫书法?这源于专业与非专业之分。话说回来,炒股同理,不做功课的人同样也在炒,修车的、卖蛋的都可以炒。而机构们忙了一大圈,也算做投资。区别何在?笔者要告诉你的是套路不同。那么,常用的炒股策略是怎样的,一般投资者能否也学会相对专业的炒股套路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是不能嫌麻烦。
2.4 投资者普遍有心理偏差(1)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一个人做什么都要有主心骨。股市上也一样,必也修“心志”乎。对应于人类漫长的进化,慢慢形成趋利避害的本能,也形成了人们的从众心理等弱点。如果将这些直觉用于股市,往往是错误的,将会导致不良后果。因为主力知道,只有利用散户人性方面的弱点,才可以赚到钱。
3.7 形成交易风格:做最实在的你
交易风格通常包括交易方式和策略选取。按交易方式可以归纳为短线交易、中线或波段交易、长线交易。投资者不要幻想把这3种交易方式集一身,从而把价格曲线拉直。把价格曲线拉直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使绝大部分投资者陷入亏损的泥潭。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交易品种的特性,来确定自己到底是应该以短线为主还是中长线为主,一旦确定就不要轻易改变,否则投资者会陷入不知所措之中。策略选取将在“竞博、激进、稳健、保守”中,选取适合于投资人自身性格与爱好的风格。交易风格为什么重要?炒股圈子里有这么一句话:“炒股要有三只眼,一只观大盘,一只瞄个股,还有一只瞅自己。”看着自己看什么呢,就是自己的交易风格,因为风格会影响你炒股的成败。
3.2 选择交易策略:努力变成少数赢家(2)
图3-1 从上证指数看出,做股票必须“时而参与,时而休息”才行
2.4 投资者普遍有心理偏差(2)
股市投资比上述各项专业难度更高,因为潜在的高回报率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可是,又有多少人付出了比其他那些专家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投资市场的学问?为数不少的人,不愿意做功课,却总是不时想从朋友处、证券商处,或其他各种渠道打听所谓的内部消息,或者十分注意报纸的所谓股评、推荐。这些消息往往都是免费的,而免费的信息往往都是靠不住的。
4.1 概述
那么做股票就完全凭运气了吗?那也不是,还是有一些统计规律可循的。如果从长期(8年、15年甚至更长)看,指数永远是振荡上行的,其原因是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
3.2 选择交易策略:努力变成少数赢家(3)
不排除有利条件下持久战的精髓,在于卖出以后不轻易换股,下次有买点再介入,直到抓住主升浪。理由是多数股票都有主升浪,只要行情好。粗略统计了一下,从2005年6月以来,几乎所有的股票涨幅都在200%以上,涨幅在100%以上的股票有1333只。
2.5 纠正心理偏差的训练过程(1)
从一个投资的门外汉到逐步摸索、磨练,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者,必须经历系统的学习、经验教训的总结、心理内部长期斗争后,才能形成稳健、乐观、自信、戒骄戒躁不贪的心态,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至高境界。这一过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金钱的损失及精神上的痛苦煎熬)。
4.2 “顶底战法”波段操作—认准“主动顶”和“主动底”
波浪形态是股市中的客观存在,但笔者并不赞同人为地“数”波浪,因为见仁见智,不具备可操作性。股市中常见有大、中、小级别的波浪相互叠加在一起。其中有简单形态,如“单一波”、“双峰波”;也有复杂形态,如“波套波”。而当复杂的“波套波”情况出现时,容易导致信号失效。比如,按照规则在波峰头部区域出局(通常成立),但由于“波套波”因素,又出现一波上涨,会让人产生“按规则出局是错误”的误解。也就是“卖出信号”是表述“发现拐头”这一事实,但并不由此而说明只有下跌一种可能,也就是“猜出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局”。这不是准确性本身的问题,而要靠“交易系统”折中解决,理性投资只能追求结果的相对合理性,反对极端性与事后完美主义。
3.2 选择交易策略:努力变成少数赢家(4)
坚持“独立思考”的原则。自己也有可能会错,错了不要紧,改了就行,但决不要听信消息,而将自己的命运交付他人。
2.5 纠正心理偏差的训练过程(2)
这一阶段的心理变化是,从一个听信他人上当受骗的受害者(被动、盲目、恐慌),到虚心勤奋—— 急切—— 后悔、抱怨—— 自信—— 自负(不服输、不服气任何人)—— 狂妄—— 大喜大悲,如此反复循环。学习上,自从掌握了某个理论,或者几个指标后,就一直处于故步自封状态,很难接受他人的观念。觉得自己差不多是天下第一了,还不断向他人“讲经说法”。自己失败时很沮丧,又不甘心服输,总要找一大堆理由来为自己开脱,或者一定要找出别人的错,并当众(或当面)说出来。心理上认为:我有错,你也有错,他也有错,大家都有错了,自己就“没有”错了,陷入了逻辑错误的怪圈。这种不服输的麻木心理极为强烈。一旦赚了钱,则是自己的功劳,亏钱的事,几乎都是因为别人干扰自己,或者受其他事件的影响造成的。其实这时的他,对股市的了解,最多不会超过股市投资总知识量的一半,也就是个半瓶醋。
4.3 “结点战法”趋利避害—区分常态与非常态
何为“结点”?结点就是股价处于常态与非常态交界之处。认识“结点”的意义在于,为突破跟进和破位止损提供理论和操作依据。何谓常态?常态是指股价仍在某一区间或某一通道中来回运行,通常指涨多了会跌,跌多了会涨。何谓非常态?非常态是指股价跨出这一常态区间,进入另一通道运行,表现为“涨了还涨”,或者“跌了又跌”。所以,“结点”也是所谓“变盘点”。“结点”一般在重要的压力或支撑位、成交密集区、BOLL线或通道的上、下轨处。
3.3 搜选股票策略:如何找好股票(1)
选股票相当于军事上“多目标选择的困惑”问题,在经济学意义上属于机会成本。选股通常有两种方向,一种是根据基本面,自上而下(先宏观经济、产业,再行业,到公司)初选中长线品种;另一种是根据技术面,自下而上初选短线品种。选中后放入股票池中备用。做股票要精选个股,而且一定要规避风险股。
点击阅读更多短线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