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长线选股策略(6)
专题:
四季度30股终评及得失经验
时间:2007-12-29 14:27:56
“30股”的推出,是本人的一次尝试,它是基于对大盘走势和热点演变的总体判断,来约束、规范自己的操作,以图“趋利避险”的行为,从实际效果看,达到了“设计要求”,也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从形式上看,它像是“条件选股”,而非“荐股”——未建议买入某一特定的股票;也不是组合——没有要求每股必买。现在来看“30股”的得失与经验:
得:首先是对大势的判断基本正确,在推出30股时就已明确:“选择这些个股的前提是判断大盘不会出现最极端的连续调整形态、市场热点会在震荡中向‘八类’中有价值的品种转变”,现在看大盘的调整还算理性,并且关键是下去之后还能回来,那么“逢低吸纳、立足中线”就完全对路了。其次是选股方向基本正确、收益水平尚可,30股两个月平均收益率16.58%,超过同期沪综指22%以上,“跑赢大盘”的目标超额完成。而且,这还是直接按10月26日的收盘价计算的,若从中适当把握一些短中线机会,收益水平会更高。第三,选股能力得到检验,从个股看,“30股”推出首日便是最低点、之后便一路回升的就有华联股份、航天晨光等11只,且这11只股票的最终涨幅均在20%以上,平均累计涨幅超过39%,要知道同期大盘一度最多跌近15%,上述股票的顽强表现让我感到意外。最终,表现超过沪市大盘的共有26只,表现较差的只有三四只,选股成功率约为80%。第四,操作目的性明确,盲目操作和情绪化操作明显减少,这两个月是本人交易次数最少的阶段,追逐短差、拿不住股票的“毛病”得到较大的改进,事实证明收益水平也提高不少。
失:一是选股有重大失误之处,“有色三熊”和几只权重股的入选,是30股中的败笔,虽然理由可以强调一大堆,但事实无情,难辞其咎。二是个人操作上还是有“当断不断”和“操之过急”的毛病,一方面推出30股时本人并非空仓,手中股票没有及时处理并按30股的要求操作,造成了一定的被动;另一方面介入这30股时还是心急了一点。三是仍有未按“原则”买卖的行为,除了30股,这两个月还买卖过太钢不锈、唐钢股份、天津港、吉林敖东、春晖股份、东北证券、辽宁成大、S前锋(第20次和21次介入)等,虽然基本都是获利的,但这个“适当的灵活性”个人觉得并不可取,未打乱计划是侥幸,若打乱了策略,可能会造成中线上的被动。
经验:得失都是过去的事,关键是有无对将来有用的经验。其一,计划和原则是操作顺利的保证。总体上对大盘有理性判断,操作上有具体的计划可以执行,这对“投资”来说很关键。其二,理性研判远超“消息”,30股中表现靠前的20只股票,全部是根据走势、公司基本面以及可以查到的公开资料选出,而有一定博消息成分的股票,比如锌业股份停牌研究重组事项,云铜正公布与中铝的合作,神华有整体上市的预期等,恰恰是表现最差的,因此,确定的东西永远比不确定的好,尽管不确定的东西有时“听起来很美”,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许多投资人死就死在“消息”上。其三,分散投资胜于孤注一掷。30股的作用之一,是不要把仓位集中在一两只股票上,如果你存心想赌一把,那没得说,也许今年赚大钱的人就是这么干的,但这不是我理解的投资范畴内的事。“过把瘾就死”还是“但愿人长久”,我想也是各有所爱,每个人会有自己的选择。其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把握好短线机会的前提,是要对中线走势有个基本的判断,看得稍远一点,下手就更容易把握一些。其五,操作频率大小与收益并不相关。两个月来交易次数下降,但收益水平提高,而且是在大盘调整过程中,说明“多动症”确实是影响投资收益的根源。想通了就一句话:跌势中减少操作可以降低风险,而在涨势中减少操作可以放大收益。
1
二、操作建议和心得(7)
短线机会只宜短线把握
三、中长线选股策略(7)
附表:2007年四季度短中线关注30股表现一览表
1
1.[美] 威廉-D.江恩.江恩股市定律(田继鸣、胡怀栋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
股市在涨涨跌跌中翻过一页又一页,回顾一年多以来的点点滴滴,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要算博客“卖早一步”的成长。这期间,我做的其实很有限:只是每天把自己的所见所思写出来,而大家的认可、支持以及“19楼网站”、《都市快报》、《都市周报》、浙江卫视、杭州电视台的宣传报道,成就了“一个40岁男人的博客传奇”——这里面有来自各方面的支持、鼓励与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点击阅读更多卖早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