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索罗斯的心声
专题:
第十六章 索罗斯的心声
名声意味着不断地彼人认出,意味着不断地按到从传媒打夹的电话,意味着个人欢乐的 终结。名声同时还意味着一个人投资生涯的死亡。
第一节 媒体观念
在从事商业活动早期,乔治·索罗斯认为出名并不是什么好事情,甚至可能会毁掉他。 名声意味着不断地被人认出,意味着不断地接到从传媒打来的电话,意味着个人欢乐的终 结。名声同时还意味着一个人投资生涯的死亡。
因此在华尔街,他避免抛头露面,也就无足为怪了。
按照纽约《格兰特利润率观察家》杂志主编詹姆士·格兰特的话说,索罗斯并不是独自 生活在阴影里,华尔街地区的大多数人也如此。在华尔街流行的观点是“像蘑菇一样,或许 财产只适于在黑暗中。华尔街的人们并不想有一天在《纽约时报》上去说明他们怎么样去赚 钱。他们也不想让世人知迈自己有多少钱,因为他们知道:“说不定哪一天,随着政治风向 的改变,尊敬就会变成嫉妒,人们会对你一天到晚不停地查问。”
在早期,避开传媒也很容易。报道商业活动和商界人物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没有多大的 吸引力。这些商界人物在董事会的会议室里可能是手段高明的事业家,在华尔街可能是巨 头,但是,传媒却认为他们缺乏鲜明个性、没有吸引力,缺乏争论性和引不起读者的兴趣。 直到1984年,颇具争论性的汽车大亨李·文柯卡的自传出版,使大多数读者对他的商业生 涯有了大致了解,商界人物第一次成为人们感兴趣的一族。在艾柯卡的书出版之后接踵而来 的是,传媒对商务活动及其领导人的密切关注。
在70年代和80年代,索罗斯似乎对新闻界的宣传不感兴趣。新闻界在很大程度上也忽 视了他。偶尔有一次,在1975年,《华尔街日报》登载了一篇报道,在头版简要地介绍了 他的生涯。然而,这样一个让他自我表现,树立公众形象表现自己的机会,索罗斯还羞羞答 答地加以推辞。70年代未80年代初,他曾受电视台之邀参加了一系列公开讨论会,进行股 票分析。除了几个固定场合外。索罗斯不肯再吐露出更多的信息。
对于索罗斯的朋友来说,围绕投资者的这种沉默不是来自索罗斯,而是来自华尔街。有 人认为,正是投资集团出于对他的辉煌成就的嫉妒,他们极少向记者们提及他,因此,据他 的朋友们说,商业传媒对索罗斯几乎一无所知。这种状态的缺陷在于:当索罗斯真正受到传 媒关注时,舆论完全是倾向于他的。
虽然以前出现过有关索罗斯的文章,但是,只是在1981年6月,当索罗斯成为《公共 机构投资者》杂志的封面人物时,他才受到了公众的广泛注意。 在杂志中介绍他的文章充满了夸大其词的话语和哗众取宠的措词,称索罗斯是“世界上 最伟大的证券经营者”。这句话在人们心目中投下了一目光环。在读者的印象中,索罗斯是 一个难解之谜。“不管是他的个性,还是他的个人成就,索罗斯带给人们的都是神秘。除了 他偶尔出席电台的公开讨论外,在华尔街或者在证券金融界,一般人很少知道这位隐居的公 司经理,更别说有多少人知道他的经历。”
“他的经历更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这就在于:没有人能确切地知道索罗斯在什么地方投 资,或者从事一项投资活动他会持续多久。作为海外投资公司的经理,证券与汇兑委员会不 要求去登记注册。他避免同华尔街的行家们接触。那些在商业活动中认识他的人都承认:他 们从来没有和这个人十分密切地交往过。至于声誉,普遍认为他对此毫不在乎,他生活得很 愉快。
毫无疑问,《公共机构投资者》的报道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但随后发生的事情却让索罗 斯怀疑,受到新闻界的关注是否值得。这篇报道之后的接连数月,索罗斯遭受了巨大的痛 苦,这是他商业生涯中唯一亏损的一年。1982年,在雇用詹姆士·马奎之前。索罗斯很清 楚地向他讲述了他“走出证券市场”的整个经历,那时心里不是滋味。 “对于乔治来说,这(新闻界的宣传之后紧接是证券市场的逆转)几乎是有因果联系 的,”马龟兹说,“乔治相信对自己报道的危险,他也懂得这可能使一个人坐在以前的荣誉 上观望,而不是参与。他认为他已经分享了……他所知道的和怎样通过新闻媒介与其他人投 资,并注意他能从中得到的东西。不仅仅这些。在这个过程中,他失去了一些长期投资者和 朋友,因此,他进入了一个非常秘密的阶段。
1983年和1984年,作为索罗斯的得力助手,马龟兹经历了这个“秘密阶段。
在那段时间,新闻记者经常打电话到量子基金会,想了解公司的运作情况,或者索罗斯 和马龟兹对某一消息如何影响华尔街的看法。在马龟兹加入基金会时,索罗斯明确告诉他不 要和新闻界接触。“我和新闻界的最后一次联系,是在1983年元旦,我去和乔治·索罗斯 工作的那一天,”马龟兹说。
马龟兹是一个友善的人,尽管索罗斯这样告诫他,他还是喜欢和记者们交谈,接他们的 电话。在马龟兹看来,在公众面前有一定的影响力是很重要的。他明确地告诉新闻记者,对 他的讲话的报道只能在隐蔽的位置。“我对记者们说:‘我告诉你们我知道的事情,或者我 认为我知道的东西,但决不是要为它们找到归属。’”他和量子基金会都不能被引用,这是 他的规定。
索罗斯或许感觉到了马龟兹同记者们的谈话,但是,他从来不过问。此事有时候,马龟 兹确信索罗斯知道他是某一信息的来源。“他经常以某种方式告知我,我是某种事情的后 台,他会说:‘哎呀,这篇文章听起来好像就是你写的。’当某一天,我从他那里接受了什 么东西,接下来,可能就会出现在了报刊杂志上。”
1984年,阿兰·拉裴尔进入索罗斯基金会时,他也被告知,不要和新闻界交往,他遵 守了这一纪律。“我们索罗斯基金会被认为是秘密性的,我觉得这样很好。通常,我们采取 的策略是恰到好处的。只有到最后,你才能让别人知道你在做什么。”
为什么呢?
“因为人们会抢先起跑。如果你经营一个全球性的公司,那么,你不希望人们很轻而易 举地追上你。如果人们知道你在做什么,你想购买什么东西,他们就会先于你去购买,这只 会弄糟你的计划。”
索罗斯的客户都在国外.而且都是些“很秘密的”,客户按照拉裴尔的说法,“他们都 不愿意在报刊上看到自己的名字。”
因此,在80年代初期和中期,索罗斯的新闻政策就是排斥,他没有代言人,也不搞新 闻发布会。“我们需要的,是安安静静地来,安安静静地去。’“拉裴尔说。 1987年9月,索罗斯接受《幸福》杂志的采访,这次采访是唯一的一次例外.但却造 成了严重后果。杂志封面标题为“股价太高了吗?索罗斯预言美国股市将不能出现逆转,日 本市场也同样如此。此后不久,华尔街股市暴跌。
“这正像你们在《体育画报》封面的出现一样,”拉裴尔说,“你们队喜欢赢得世界 杯,然后迅速地消失。我们稍稍开个玩笑:在杂志封面上露露脸,却造成了不好的后果。”
第二节 著书立说
为了达到他的其他一些目标,特别是扶持在东欧和其他地方的公共团体,索罗斯不可能 完全地保持隐秘状态,因为他希望受人尊重。他希望那些愤世嫉俗的人把他视作一个严肃的 思想家。他知道,如果他有一个更良好的公众形象并且为公众利益说话的话,那么,这对他 在东欧所作的慈善事业大有神益。
他似乎是在和自己进行一场拔河比赛。一方面,从投资方面来看,要把自己拉向隐秘;
另一方面,从慈善事业方面来看,要把自己拉向公开。他下面的一段话,是对这种拉伸力最 形象的刻划:“自我暴露是极具破坏性的,但是,我性格的一个缺点,这一点我还没有完全 看透,就是急于自我暴露。·他的反馈理论使他站到了投资市场的最上层,现在一1987年 ——他准备让公众更好地了解自己。他运用了他最强有力的资源,即他的思想。因为他确 信:在世界思想中为自己找到位置的时机已经成熟。这个位置在过去曾经被否定过,那么, 现在怎么样了呢?
很久以前,他就想出版一本书,对人类的思想作点贡献。但他知道他必须把自己的思想 向公众表达得更清楚。“人们没有完全理解我,”他有一次说道,“因为我还不擅于表达这
些复杂的思想,而且这些思想很复杂。
然而,对他来说,出版一本哲学书仍然是一个元从捉摸的梦想。他或许可以出版一本解 释他的金融理论的书。然而,在投入写作之前,他犹豫了。他担心:公开自己的金融理论, 让公众来仔细审查,这似乎是在自吹自擂。如果这本书出版以后,他又遭遇一次更可怕的证 券市场的逆转,那慈善事业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到那时,公众会怎么说呢?他们又会怎样来 看待他的金融理论呢?
不管怎样,他决定投身于写作。
最终《点石成金》一书的草稿大体完成了。他开始为它的公开出版作准备。早在1969 年,他就将这本书的部分章节给同事们看过。一些人吸收了这些思想但不发表意见,一些人 认为它4卜常难懂,极少有人作过具体评述。他们知道索罗斯对他的作品喜欢听表扬意见, 而不喜欢批评。
看过这本书的最早版本一一一实际上是一些松散的手稿一一一的人是吉米·马龟兹。 “他把这些笔记给我看,这些东西非常难懂,非常难懂。对许多人来说,这是最好的安眠 药,”詹姆士·格兰特是纽约《给予物利润率观察家》杂志的主编,华尔街地区头脑机灵的 人物之一,他对《点石成金》评价极低:“我试图去看(这本书),可是看完了仍然是两手 空空,或者说,头脑里一片空白。从中我找不到一个特别清楚的解释。
另一个看过一些原始章节的人是阿兰·拉裴尔。“这本书是给研究生读的,不是一般的 读物。我们必须像他那样读每一章的每一部分。坦率他说,它不那么刺激。从读者的方面 看,它不是告诉你怎样在十天内赚一笔大钱。他前后跳跃性极强,他不让任何人来修改这本 书,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西蒙·斯库斯特出版公司想让一个职业的编辑去改写这本书,使 之达到出版水准,但索罗斯拒绝了。
说手稿缺少一个改稿人,这也不完全正确。柏荣·文是索罗斯的一个交往时间很长的朋 友,是在摩根·斯但利地区的一位美国投资战略家,对这本书他作过重大修改。“他写出草 稿,然后,我对重写提出建议。并且我也作过重大地修改和润色……有些人说这本书仍然无 法阅读,而我对他们说:‘你们应该看看以前是什么样子。”
起初,索罗斯想把这本书命名为《繁荣与萧条》,但柏荣·文告诉他不要用这个名字。 “那早就是陈词滥调了。这个名字似乎要求这本书什么都包括进去。
索罗斯非常担心读者会误解这本书的写作意图。他出版这本书,不是指导在华尔街的人 们怎样去赚更多的钱财。读者可能会在书的每一页去寻找投资秘密;但是,他并不是想去帮 助别人赚钱。他写作只有一个目的:向读者介绍他的金融理论,这个理论是关于世界有机体 怎样运作这一系列整体理论的一部分。他说,他是在运用自己“在证券市场中的实践经验, 提供了一种从整体上研究历史过程,特别是现代历史运动的方法。”
首先要意识到的是,要使公众对他的观点感兴趣,索罗斯必须使自己能被别人理解。他 必须以一种别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理论;他也必须明确他说明,作为一个投资者, 他是怎样运用自己的理论来作决策的。
如果他能做到这些,他或许能打开一扇通向他人心灵的窗口,他期盼已久的被人尊敬也 就会接区而至。如果他不能做到这一点,他就只能弄得人们摸不着头脑,也就不可避免地让 大多数或全部那些焦急等待着的人们失望。然而,评论家们认为,这本书存在着严重问题: 在金融界里,并没有为索罗斯赢得很高的声誉。
原因很简单。
索罗斯确信:他这种非凡的金融才干,和已有的公众名誉越来越不相称,他可能会继续 生活在阴影中。他也确信,《点石成全》的出版,可能会提高他的声誉,用不着更多地站在 新闻界的镁光灯下。
他打算找出自己的失误所在。
1987年,当《点石成金》出版的时候,索罗斯希望金融界及其外围会尊敬他。但作为 一个知识分子,他感到被抛弃了。然而,这本书并没有给他带来光明,新闻界对他包含在这 本书中的观点漠不关心。当索罗斯意识到人们感兴趣的是他的投资策略而不是他的理论的时 候,他感到了一丝失望。
当西蒙·斯库斯特出版公司与他谈及提高这本书的影响的时候,索罗斯认为,他正行进 在同新闻界进行理论探讨的过程中,而不是把自己暴露在他商业生涯中已经避免了的各种问 题上。
“你必须走出来公开宣传这本书。”出版社的一位高级编审告诉他。
“不错,我猜想只有如此。”索罗斯勉强地回答。“我应该做什么呢?”
“哦,”出版社的人解释说,“你应该让《幸福》杂志、 纽约时报》和其他报刊杂志 来采访你,我们去为你联系。”
索罗斯以人们将会计对他这本书来采访而安慰自己,这是一种相当天真的想法。他的几 个助手也给他作了分析:“不会的,他们不想跟你谈你的书。他们想知道你最近购买了什 么,这是他们要问的东西,这也是他们想知道的东西。
一个星期五的下午,索罗斯和几个公司经理在开会。他突然宣布他要去赶开往华盛顿的 火车。
“我准备上‘华尔街一周’节目,”他似乎有些自豪,“他们准备讨论我的书。
阿兰·拉裴尔是在场的一个经理,他知道索罗斯不看电视,但他试图从电视台得到帮 助。
“你知道这个节目是谈什么的吗?”
“当然,他们想讨论我的书。”索罗斯显得很自信。拉裴尔再次说道:
“乔治,他们并不是想讨论你的书。他们想知道你准备买什么,你最喜欢的股票是什 么,他们会问你许多你不想理睬的问题。”
“不会,”索罗斯说,这次他的声音不再那么自信,“他们会讨论我的书。”
那天晚上,索罗斯出现在电视节目中,果然两分钟的诙谐之后,问题就向他提出来了:
“你喜欢的股票是什么?”
不管怎样,索罗斯还是有所准备。
“我不想告诉你。”
结果他没有告诉他。
不管怎么说,这次采访是他酋次进入公众生活的世界。但是,对此他并不觉得很舒服。 索罗斯又进入了一个让他吃惊的圈子。
唐纳德·卡兹写情绪索罗斯,说想采访他。但是,找到索罗斯是件很困难的事。这位作 家似乎已使尽了浑身解数,直到他知道索罗斯写了一本书,后来他对这本书这样描述道, “这是一本十分费解的但有时却使人吃惊的杰作。”。
卡兹给这位投资者写了封长信,恳求给他一次采访机会。他的请求表面上很令人高兴, 谁能拒绝一个读者,拒绝一个声称读过你的书的人呢?几天后,索罗斯给予了卡兹仅10分 钟的时间。其实,他不完全相信卡兹读过《点石成金》。
卡兹到达索罗斯公司办公室后就被带到一间满是书籍的等候室里,这里有诸如《定量风 险评价规则》和《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之类的书,他还发现 了一本中文书和一本关于一个画家的书。不久,索罗斯走了进来,身着一套很漂亮的灰色西 装,看起来很高兴。他陪着卡兹走进他那间宽敞的办公室。
然后,索罗斯开始提问,问题提出来更像是一种陈述,带有犬儒主义或者怀疑的色彩。
“哦,你说你正好看了我的书?”
卡兹说他已经看过,但他感觉到索罗斯充满疑心。
“你理解了吗?
不管卡兹回答了些什么——他不能提供任何线索——这使索罗斯确定了与这位作家谈话 的策略。他和在华盛顿电视讲话中观点一样,他只关心哲学问题,对赚钱丝毫不感兴趣。
“我真正的兴趣在于真正的分析,”他对卡兹解释说,“这是我关心的理论。我在市场 中的成功,仅仅给我提供了一个基础,因此,人们会重新看待我。我对找寻新的客户没有任 何兴趣。,,
然后,索罗斯咧嘴一笑:“而且,我确实没有打算通过这本书发财。”
第二十六章 情人节的灾难
第二十六章 情人节的灾难
第十七章 大崩溃
第十七章 大崩溃
第二十七章 华盛顿之旅
第二十七章 华盛顿之旅
第十八章 高处不胜寒
第十八章 高处不胜寒
第二十九章 索罗斯谈论索罗斯
第二十九章 索罗斯谈论索罗斯
第二十八章 比42个国家还富
第二十八章 比42个国家还富
第三十章 扫荡东南亚
第三十章 扫荡东南亚
第三十一章 热钱烫伤东南亚
第三十一章 热钱烫伤东南亚
后记
后记
点击阅读更多索罗斯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