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书籍 >股市什么时候垮>正文内容 1997,亚洲的噩运(4)

1997,亚洲的噩运(4)

专题:

 

人民币究竟应该贬值还是不贬值,其中的学问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人民币贬值与否,既取决于国内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央行增加外汇储备的购买数量,也取决于我们的国际收支状况,还有政府对内外因素的综合考虑。

1997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超过400亿美元,资本净流入340亿美元,国内外汇市场供大于求,央行又从市场购入外汇折合美元348亿,有了这个国际收支佳绩,政府宣布人民币不贬值才充满底气。

反过来考虑,实行贬值会有什么后果呢?

首先,会引发亚洲地区新一轮货币贬值浪潮,结果是“零和游戏”,谁也得不到好处,反而一起陷得更深。

其次,是国际金融界和舆论界可能会认为中国搞“以邻为壑”政策,让“中国威胁论”更加喧嚣。亚洲其他国家货币贬值是危机的产物,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人民币的贬值则容易被怀疑是不怀好意的举动,对外交特别是中美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蒙上阴影,不利于当时中国加入WTO的申请。

最重要的是人民币贬值将加剧对港币的压力,港币自1997年受到金融风波影响,短期利率急剧上升,股市地产惨跌,一直无法摆脱困境。人民币贬值将在市场心理方面动摇人心,使港币孤立无援,对维系它的联系汇率制度、保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稳定产生消极影响。

中国政府极其不愿见到香港出乱子,因此朱基总理公开表示,如果香港特区有困难,中央政府将不惜“一切代价”提供援助,这里面自然包括稳定人民币币值的成分。

从长远分析,人民币坚持不贬值虽然给中国的出口业带来暂时的困难,但这种困难并不是颠覆性的,中国的出口竞争力虽然相对下降,但从出口结构、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诸方面综合衡量,与东南亚国家相比仍具备一定的优势。

中国的出口企业为了打开市场,不得不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改变产品结构上下更多的工夫,努力适应国际市场新的竞争层次。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还可以看成中国人给予亚洲地区邻国和全世界的一种信用和承诺,表明中国开放的姿态和负责任的态度。

事实上最后一点才是中国政府最大的收益。

2003年以后,欧美国家的态度又变了,频频要求人民币升值,并利用多个国际交流场合、领导人会晤和舆论进行施压。美国自然是急先锋,从总统布什到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从财政部长到国务卿轮番上阵,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之势。

美国想借此达到三个目的:改善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解决国内通货紧缩问题;制止美国企业对华投资。

对此中国的态度是:可以考虑,但要慢慢来。

又有人表示,之前不肯贬值,现在又不肯升值,你到底想干什么?

我们先看邻国日本。1985年,为了遏制廉价日货出口狂潮,美、法、德、英的财政首脑采取同样的手段,迫使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逼迫日元升值30%。

“广场协议”被公认为是引发日本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之后十多年日本经济都未能恢复元气。

人民币升值好不好呢?升值后导致的资本成本和收入的提升将在长期内改变我国的经济结构,重新赋予行业不同的成长速度,并使不同行业的企业业绩出现分化。

例如对股市而言是一个利好消息,能有效而长期地支撑起一轮牛市,因为升值能促进进口比重高、外债规模大,或拥有高流动性或巨额人民币资产的行业。

但升值带来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一是削弱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中国商品惯用的“价廉物美”销售策略将大打折扣;二是外国企业来华投资数量将减少,一旦缺少外资或外资骤减,将对中国的持续发展非常不利;三是国内旅游业受到负面影响;四是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将大幅度缩水,中国的外汇储备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升值之后以美元为主的储备将大大缩水;五是经济有可能失控,因为我国金融货币体系尚不健全,一旦大幅度调整货币汇率,失控的可能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