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市盈率(3)
专题:
据统计,日本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70%由金融机构和企事业法人持有,法人持有大量股票的目的不是为了取得分红,也不是赚取买卖价差,只是为了稳定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因此这些股票是很少流通转让的。
这是日本企业特有的现象,我们从中看到了四个字:诚信、团结。
几十年来日本股市发生过多次程度不同的股灾,20世纪90年代日本蓝筹股泡沫破灭后,股市长期低迷,日经指数直到13年后才触底,总市值只有峰值的1/5。无论股价跌或者涨到什么程度,日本企业家们始终牢牢握住其他企业的股票,没有人抛售保值,也没有人从中获利。这种做法当然值得商榷,但从中透出的一股精神令人敬畏。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日本股市对股票的需求(可用于股票投资的资金)远远大于美国,而股票供给(实际流通的股票)却远远小于美国。
股票价值由企业的赢利状况所决定,而其价格则由供求关系所决定。当股市供求关系长期失衡而又无法改变这种供求关系时,股价长期背离其价值就是正常、合理的。日本股市市盈率之所以长期持续偏高,正是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只要这种供求关系的市场环境不彻底改变,长期持续的高市盈率即可看做是合理市盈率。
我们以这三个标准分析比较一下中国股市的现状。
先看储蓄率。中国近几年的储蓄率不但远远高于美国,甚至远远高于日本。中国可投资于股市的资金来源规模巨大,一旦股票投资预期收益率高于储蓄存款,储蓄资金中很大一部分就会迅速、大规模流入股市。
附带说一句,有一则中美两国老太太买房子的小故事一直深入人心,说中国老太太攒了一辈子钱才买到房子,而美国老太太则提前消费,住在房子里还贷款。这个故事其实误导了大家,导致现在产生一大批“房奴”,依我看它有两点谬误:第一,以中国现在的房价,老太太攒两辈子也买不起;第二,美国健全的医疗和养老体系使公民无后顾之忧,而中国人面临的却是高昂的医疗费、子女教育费,另外还得多存几个钱防老。我们自费项目这么多,却傻乎乎学人家玩潇洒,岂非自讨苦吃?
再看国际收支。中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且顺差越来越大,巨额的外贸顺差和外汇占款,迫使央行不得不大量投放基础货币,从而使市场资金充裕。
最后是上市公司股份的流通情况。股权分置改革后,由于保持国有经济在上市公司中的控制地位的观念和政策短期内难以改变,企业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不可能大量减持股票,这就使上市公司相当数量的股票实质处于被锁定状态。
从这些比较中可看出中国股市与日本股市有相似之处,何况目前中国存款利率较低,实质为负利率,因此中国股市目前的市盈率是合理的。
综上所述,我在本节的总结是:一、不要以市盈率横向比较中国股市与西方股市;二、对中国股市的个股而言,市盈率也不具参考价值;三、把市盈率扔到一边,多关心上市公司基本面和成长价值。
1997,亚洲的噩运(5)
人民币升值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想经济学家们永远也不可能估算出它的真正结果,学术争论只是为了让大家充分地了解可能导致的所有情况。
次级贷款危机(1)
2007年以来随着次级债泡沫的破灭,美国的“房奴”们一夜之间失去了住房无家可归,办理次级债的投资机构纷纷破产导致华尔街股市暴跌,并诱发全球股市深幅回调。
股灾神秘化:别有用心的阴谋(1)
人们都希望能够在股灾发生之前的瞬间跑掉,因而希望能够找到神奇的预言家,或者发现暴跌之前的信号,比如大地震前的老鼠搬家,海啸来临时的飞鱼上岸。
次级贷款危机(2)
专家们惊呼:股灾来了!
股灾神秘化:别有用心的阴谋(2)
螺旋历法是一种新的技术分析方法,创始者是美国的嘉路兰,主要用来预测市场转向和市场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
鸡蛋与篮子的辩证法(1)
鲁迅说过,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套用到股市来说就是成熟的投资者敢于面对猝然而来的股灾。
鸡蛋与篮子的辩证法(2)
所谓集中力量出击,也不是说只买一只股票,而是买品种尽量少的股票。就成熟股市和概率角度而言,将全部资金重点放在某只高收益、高风险的个股上重仓炒作,与放在低收益、低风险的品种上投资,理论上两种投资策略难分上下,价值体系的确立已经使得“便宜没好股、好股不便宜”。不过理论条件在现实中永远无法满足,有时实际操作与理论正好相反。因此当投资者确信发现了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品种,务实的选择应将较多的鸡蛋放在篮子的某一处。
索罗斯:可怕的经济杀手(6)
我们必须承认,资本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从索罗斯率众“血洗东南亚”可以看出,巨额国际游资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巨大破坏已远超出其正面意义。金融自由化只能作为手段,而不能成为目的,当金融自由化不能发挥有效配置资源功能、危害一国经济实体、吞噬国民财富时,就有必要对这种工具进行某种制约。同时金融市场正被越来越多的泡沫填充,金融衍生工具越来越脱离原先的载体,交易也越来越脱离实物经济。大量的国际游资在世界各地寻找高利润投资机会,投资于实物的资金比例变得越来越少,其必然结果是实物经济所创造的利润无法支持庞大的金融资本。这种情况下资金流动将倾向于寻找并攻击市场的漏洞,结果是自由化的市场并未将资金导向最需要的地方,反而因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因此,有必要改变对自由放任的态度,需要借助市场外的力量对流动资金进行引导。
股灾不等于经济衰退(1)
怎样预防股灾呢?股灾不可预防,它是宏观经济衰退的产物,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使得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
索罗斯:可怕的经济杀手(7)
股灾不等于经济衰退(2)
二是外债压力大。这些国家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外资,从而导致外债加重。如泰国外债达860亿美元,韩国外债超过1500亿美元,外债在GDP中比例很大,形成虚假的经济繁荣。
突发事件:“9·11”(1)
“9·11”恐怖袭击事件属于不可预期的突发事件。经济学将它称为一种典型的暂时性的外生性冲击。由于它的突然性和巨大冲击力,极易给投资者的心理造成震撼和恐惧,因此产生恐慌性抛售和无理性市场行为,具体到股市则是诱发股灾的外因。
突发事件:“9·11”(2)
纽约股市复市前夜,巴菲特安慰惊慌失措的投资者说,我一股也不会卖,万一股价跌得离谱了,也许我还会再买进一点点,从经济的角度看,“9·11”之后美国还是美国。
索罗斯:可怕的经济杀手(1)
1.资本面前,不谈道德
索罗斯:可怕的经济杀手(2)
1992年夏季,索罗斯与合伙人抛售了70亿美元的英镑,然后购进60亿美元的德国马克,还有少量的法国法郎。同时他大举购入价值5亿美元的英国股票,这一操作是以假定一个国家的股票经常随着其货币贬值而升值为前提的。另外,他对德国和法国的债券市场进行长期投资,并卖空德国和法国股票。因为一旦德国马克升值、利率降低,将使股市下跌而对债券有益。
索罗斯:可怕的经济杀手(3)
相反,我们应该多向索罗斯学习,多反思,为什么他看得很透彻的问题和漏洞,其他经济学家们想不通?为什么貌似完善的金融股市如纸老虎般一戳就破?如何从根本上消除投机者偷袭的条件,不给投机者有见缝插针的机会?
索罗斯:可怕的经济杀手(4)
一般来说,年收入在20万美元以下的投资者不太可能认识对冲基金经理人,他们是真正的“都市金领”,只为富人和大机构管理财产,作风低调,很少对外宣传自己的业绩,也不承担一般金融机构的信息公开义务。他们可以买空卖空,可以实行风险极高的投机策略,可以以惊人的速度把资金从一种资产转移到另一种资产,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一位天才的对冲基金经理加上几个聪明的分析师就足以指挥一只数亿美元的基金,如果再加上几位优秀的交易员,这只基金就几乎可以制造任何风浪、引发一场股灾。
索罗斯:可怕的经济杀手(5)
是的,金融市场实在太复杂了,精明如索罗斯也会不断犯错。1998年他错误估计汇率形势,重仓杀入纳斯达克,结果被股灾打回原形,量子基金损失近50亿美元,元气大伤。
点击阅读更多股市什么时候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