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A股H股价差大的股票
专题:
中石油的A股和境外股的价格差别曾经达到1倍左右,这太疯狂了,这就意味着用一美元和两美元在买同样的东西。当这种情况出现时,这就是个信号,肯定有些事情不对了。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买入股票的价格必须合理,买入价格过高是老天爷也不同意的事。只有买入价格合理,才能谈得上确保获利回报。在论述什么股票价格是合理的时,巴菲特有一条秘诀,那就是看同一只股票在不同市场上的价格差别是否足够大。
在2008年5月4日举行的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在回答中国《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石油A股和境外股的价差曾经达到1倍左右,这太疯狂了。因为这就意味着用1美元和2美元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买到同样的东西。他介绍说,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就是一个信号,表明肯定有些事情不对了。
巴菲特的意思是说,这时候就存在着投资机会。其实,他的这一见地简单明了,很值得中国投资者在衡量股票价格高低时参考。
用最简单的方式可以这样判断:当某种东西在两个不同市场上的价格不同、尤其是价格差异悬殊过大时,就意味着实际价值处于这两个价格之间,或者干脆就是小学数学中比较不等式时用到的“两小服从小”——实际价值在两个股票价格中较低的价格附近?
由此是否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当初伯克希尔公司大量买入中国石油H股,巴菲特是否也参考了中国石油A股和H股价格悬殊这一事实?巴菲特虽然没有明确这样说过,但完全有可能,因为这是一个简单事实。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7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2007年伯克希尔公司有一笔很大的股票卖出。最早是2002年和2003年,伯克希尔公司投入亿美元买入中国石油H股,占中国石油公司总股本的。当时买入该股票时,巴菲特和查理·芒格觉得中国石油公司的价值应该在1000亿美元左右。按照当时的价格计算,市场价值只有370亿美元。换句话说,这个股票价格应该是很便宜的,只相当于内在价值的37%。
可是到了2007年下半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以及中国石油公司管理层在石油和天然气储备方面所下的功夫,巴菲特简单计算一下得知,这时候中国石油公司股票的市值已经上升到2750亿美元左右。这时候虽然中国石油A股和H股的价差依然存在,可是已经大大缩小了。于是,他当机立断抛出手中拥有的所有中国石油H股。
容易看出,虽然某只股票在不同市场上的价格悬殊可以提供发现投资品种的机会,但落脚点最终还是应当在股票价格的合理上。在这方面,巴菲特最善于以有吸引力的价位买入股票了。否则,他也不敢轻易把伯克希尔公司的大量资金集中投入在上述几只股票上。要知道,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每一笔投资可都是天文数字啊!
例如,伯克希尔公司最早买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时间是1988年6月,当时该股票的价格为每股10美元。在这以后的10个月内,伯克希尔公司总共投资亿美元购买了8340万股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平均股价为美元。到了1989年末,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市值在伯克希尔公司普通股投资组合中的比重已经占到35%。
而实际上,早在伯克希尔公司开始购买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前几年,可口可乐公司的股价就上升了,只是因为巴菲特认为这时候自己无法以最有利的价格买到该股票,所以放弃了。而这次巴菲特投资该股票时,实际上整个股市并不看好可口可乐公司。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巴菲特仔细算了一笔账,认为这个价格是合理的,所以采取了大手笔买入的做法。
那么,巴菲特是怎样来算账的呢?他认为,当时可口可乐公司的内在价值最少有207亿美元,并且有可能高达324亿美元,甚至483亿美元,而当时该公司的股票市值却只有151亿美元。这就是说,如果以每股10美元多的价格买入该股票,将来比较可靠的获利应该在27%~70%之间。而当时其他投资机构则纷纷认为,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市盈率、股票价格与账面价值比率、股票价格与现金流的比率等等,都是比较高的。换句话说,这时候的股票价格处于高估状态。
正是有了这种意见分歧,巴菲特才有机会以合理(实际上是“非常合算”)的价格大量买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
而另一家巴菲特重仓持有的华盛顿邮报公司股票,当初他也是这样来估价的。华盛顿邮报公司1973年的市场价值为8000万美元,而根据巴菲特的计算,该公司的内在价值应该在亿~亿美元之间,最高甚至可能达到亿美元。按照最保守的价格推算,这时候购买该股票的获利空间至少在50%以上;换句话说,这时候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价格最多不会有实际价值的一半。而根据巴菲特自己的判断,这时候的价格应该不会超过实际价值的1/4。
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巴菲特才大手笔买入华盛顿邮报公司股票的。因为他牢牢记住他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关于安全空间法则的教诲,认为股票投资有了这样的安全空间,就一定能够一箭双雕:一方面,这时候无论股价是否会继续下跌,你的买入价格都是“最低”的;另一方面,一旦股票价格上升,你能得到比其他投资者更多的获利回报。巴菲特虽然基本上不看股票价格高低,但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如果一种股票在不同股票市场上有两种不同价格,并且这两种价格悬殊较大,那么就比较容易从中发现投资机会。通过与内在价值相比,就能大致判断这时候的投资安全区间有多大。
老天爷也不同意买入价格过高
虽然我们对于买进部分股权的方式感到满意,但真正会令我们雀跃的却是能以合理的价格100%地买下一家优良企业,我们偶尔会缔造如此佳绩(也希望能够再次做到)。这是一件相当困难的工作,比买进部分股权要困难得多。
重要的是注重个股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试着学习职棒传奇明星特德·威廉姆斯的作法,在他的《打击的科学》一书中解释到,他把打击区域划分为77个框框,每个框框约当一个棒球的大小。只有当球进入最理想的框框时,他才挥棒打击。因为他深深知道,只有这样做他才能维持四成的超高打击率,反之要是勉强去挥击较差的框框,将会使得他的打击率骤降到二成三以下。换句话说,只有耐心等待超甜的好球才是通往名人堂的大道,好坏球照单全收的人,迟早会面临被降到小联盟的命运。
研究股票而不是主力动向
市场上有所谓专业的投资人,掌管着数以亿万计的资金,就是这些人造成市场的动荡。他们不去研究企业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反而专研于其它基金经理人下一步的动向。对他们来说,股票只不过是赌博交易的筹码,就像是“大富翁”里的棋子一样。他们的做法发展到极致,便形成所谓的投资组合保险,一个在1986到1987年间广为基金经理人所接受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只不过是像投机者停损单一样,当投资组合或是类似指数期货价格下跌时就必须处分持股。
股价波动时更要读财务年报
当查理·芒格跟我在阅读财务报告时,我们对于人员、工厂或产品的介绍没有多大兴趣,有关扣除折旧摊销税负利息前的盈余的引用更让我们胆颤心惊:难道经营阶层真的认为拿牙齿就可以换来大笔的资本支出吗(注:美国小孩相信牙齿掉时只要把牙齿藏在枕头底下,牙齿仙女就会拿钱来换你的牙齿)?对于那些仿真不清的会计原则我们一向抱持怀疑的态度,因为经营阶层通常都会藉此来掩盖一些事实。此外我们也不想读那些由公关部门或顾问所提供的资料,我们希望能够由CEO自己亲自解释实际发生的状况。
用未来现金流衡量股票价格
我们将实质价值定义为一家企业在其生涯中所能产生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任何人在计算实质价值时都必须特别注意,未来现金流量的修正与利率的变动,都会影响到最后计算出来的结果。虽然模糊难辨,但实质价值却是最重要的,也是唯一能够作为评估投资标的与企业的合理方法。
不要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
关于失误的有趣的一点是,在投资上,至少对我和我的合伙人而言,最大的失误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没有做什么。对于我们所知甚多的生意,当机会来到时我们却犹豫了,而不是去做些什么。我们错过了赚取数以十亿元计的大钱的好机会。不谈那些我们不懂的生意,只专注于那些我们懂的。我们确实错过了从微软身上赚大钱的机会,但那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不懂微软的生意。
股市越是下跌投资越安全
我在抛出中石油H股时只是说如果股票变得如此之贵,你要非常谨慎投资才行,中国的股市现在确实是下跌不少,但是我并不会预测中国和美国股市走向,我不知道。我们的观点是市场下跌,使其看起来比以前更有吸引力。
坚信股价不会长期背离价值
查理·芒格跟我相信,就长期而言,我们仍看好美国企业的发展,但目前股票的价格注定了投资人只能得到一般的报酬。股市的表现已有好一段时间优于公司本身的表现,而这种现象终将结束。市场不可能永远超越企业本身的发展,我想这将让许多投资人大失所望,尤其是那些股市新手。
不要单纯因为价格卖掉好股票
有趣的是企业经理人在认定何者才是自己本业时,从来就不会搞不清情况,母公司是不会单纯因为价格因素就将自己旗下最优秀的子公司给卖掉的。公司总裁一定会问,为什么要把我皇冠上的珠宝给变卖掉?不过当场景转换到其个人的投资组合时,他却又会毫不犹豫地甚至是情急地从这家公司换到另一家公司,靠的不过是股票经纪人肤浅的几句话语。其中最烂的一句当属,你不会因为获利而破产。
真正的投资者欢迎股价波动
事实上,真正的投资人喜欢波动都还来不及。本杰明·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的第八章便有所解释。他引用了市场先生理论:市场先生每天都会出现在你面前,只要你愿意都可以从他那里买进或卖出你的投资。他老兄越沮丧,投资人拥有的机会就越多。这是由于只要市场波动的幅度越大,一些超低的价格就更有机会出现在一些好公司身上,很难想像这种低价的优惠会被投资人视为对其有害。对于投资人来说,你完全可以无视于他的存在或是好好利用这种愚蠢行为。
股价波动并非风险的起源
在这里我们将风险定义与一般字典里的一样,系指损失或受伤的可能性。然而在学术界,却喜欢将投资的风险给予不同的定义,坚持把它当作是股票价格相对波动的程度,也就是个别投资相较于全体投资波动的幅度。
大牛市意味着离场时机来临
事实上我们从来就不知道股市接下来到底是会涨还是会跌,不过我们确知的是贪婪与恐惧这两种传染病在股市投资世界里会不断地发生、上演,只是发生的时点很难准确预期,而市场波动程度与状况一样不可捉摸。所以我们要做的事很简单:当众人都很贪心大作时,尽量试着让自己觉得害怕;反之当众人感到害怕时,尽量让自己贪心一点。
大熊市意味着你要格外冷静
我们认为,这种看法也适用于一般的股市。尽管股市连续3年下跌,相对大大增加了投资股票的吸引力,但我们还是很难找到真正能够引起我们兴趣的投资标的。这可谓是先前网络泡沫所遗留下来的后遗症,而很不幸的,狂欢之后所带来的宿醉截至目前而止仍然尚未完全消退。
股价波动和行业密切相关
我们保险事业的实际价值永远比其它事业如糖果或是报纸事业难以估计,但是不管用任何计算方法,保险事业的价值一定远高于其账面价值。更重要的是,虽然保险业让我们三不五时会出状况,但这行业却是我们现在所有不错的事业当中最有成长潜力的。
点击阅读更多巴菲特忠告中国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