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朝三暮四不是一个好方法(2)
专题:
可以看出,巴菲特就是靠自己不朝三暮四的投资态度,不断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认认真真地把每一次投资做好,是他一贯的思想。他在《华盛顿邮报》的投资上,表现出的无限关注和深入,一直以来令人折服。也使“邮报”为有这样的合伙人深感自豪。
巴菲特是在1973年春夏之际,购入价值1060万美元的华盛顿邮报公司股票。此时,他关注这支股票已经很多年了。他一直寻找进入媒体的机会来实现自己多年来希望投资媒体的梦想。此项投资使伯克希尔成为凯瑟琳女士家族之外,华盛顿邮报最大的股东。此番举动令周围的人大感惊讶。
《华盛顿邮报》总裁凯瑟琳曾经说,巴菲特内心极富同情心,而精明投资人只是他的另一面。他与报纸很有缘分,那种渊源甚至起源于他的少年时代。
本来,在1972年到1973年,《华盛顿邮报》受“水门事件”的影响而处在最艰难的时候,除了有关政府部门的打击之外,还因为自身上市的操作失误,引起股票大幅下跌。凯瑟琳回忆说,那是她一生中难以忘怀的艰难日子,邮报的发展进入低谷,投资者失去对她们的信心。最后她不得不亲自到华尔街的金融会议上去直接推销公司的股票。巴菲特此时决定大举投资。并在几个月内,分二十次购入邮报的股票。他后来说,在生命中,有些事情发生的速度会很快。他对《华盛顿邮报》的投资,一是因为他怀有感情。二是他相信媒体能够做终生的伙伴。巴菲特为此在伯克希尔公司内部做了很多工作,使投资活动顺利进行。
凯瑟琳在她获得普立兹奖的个人历史一书中写: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在1973年买下本公司10%的B级股票。他后来告诉我,起先他不太愿意公开这件事,但是后来觉得这未尝不是件好事。他对公司的关注已经很久,而且他一旦投入就不会三心二意。事实证明,他是那么负责和专心。
巴菲特这笔投资,变成他最好的投资之一,他在一般人还没有开始注意媒体股的前景之时,就捷足先登进行这项投资,把握了正确的方向。巴菲特一生对媒体的偏好,就像是对金钱的追求,这股热情在购入华盛顿邮报股票时达到顶点。巴菲特一直对媒体事业保持着浓厚兴趣,和很多知名的记者结为挚友。他本身也具有记者般的直觉,在寻找被低估的公司时,也融合了敏锐的生意嗅觉和记者深入调查的技巧。试想,如果巴菲特投身新闻界,也一定会成为一名杰出的新闻记者。
1973年至1974年间股市崩盘,这波震荡刚开始时,华盛顿邮报的股票从刚发行时的每股美元,后来下降到4美元。当时,邮报还有星辰报的竞争压力,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处境之中。巴菲特对这种情况大为震惊。在与邮报的管理者沟通之后,伯克希尔公司买下了1060万美元的邮报股票,占该公司B级股的12%,相当于该公司所有股票的10%,每股4美元意味该公司整体价值估计为8000万美元。
在1973年,华盛顿邮报公司旗下的机构包括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时代-前锋公司、四家电视台和一家造纸厂,后者为该公司提供了大部分的新闻用纸。但是,公司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相关企业之间不能够团结合作,内部矛盾重重。更为严重的是人心浮散,丧失了企业的凝聚力。
4. 要懂得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1)
一般来讲,一个成功的投资人是要具备很多条件的。也有一些条件是每个成功者都必须具备的。这一点巴菲特也不例外。谈到一个成功投资人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时。麦克及时地向这位商业巨人了解他的看法。巴菲特微笑了一下,耸了耸肩头:“当然,任何一个成功的投资人,都是善于借用他人的力量来为自己创收的。我在创业的时候没有钱,但并不妨碍我的成功。这就是你要学会借鸡生蛋,让钱生钱。也就是要懂得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
1.朝三暮四不是一个好方法(3)
巴菲特购入邮报股票之后的两年,该股一直处于下跌的趋势,巴菲特的投资从1973年的1000万美元,贬为1974年底的800万美元。在1976年之前,邮报的股票一直无法超越巴菲特购入时的价位。
4. 要懂得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2)
伯克希尔公司的业务后来发展成为全美国的龙头地位。棉纺织量一度占到了整个国家全部棉花数量的25%。最后成为一个专门为衬衫、床单、手绢等生产主要纤维的多工厂联合体。
2.期待股票明天早晨就上涨,是愚蠢的(1)
巴菲特究竟靠什么手段把复杂的市场投资变得如此简洁、有效呢?一位叫肯?门罗的公司股东,将伯克希尔公司的工作简化为一个书面公式,那就是:“赚取利润,收购一家伟大的企业。重复,永不停息。”
5.想要看清市场,先要远离市场
“先生,市场的复杂性我们也是深有体会的。怎样才能看清市场的真面目呢?”麦克针对市场的变化,向巴菲特继续请教。
2.期待股票明天早晨就上涨,是愚蠢的(2)
喜斯糖果最先在加州打响品牌。直至发展到在洛杉矶和旧金山拥有两大中央厨房。其店铺随着名声的增大而逐渐扩展,后来开始制造巧克力和其他甜点。公司的所有产品由自己的店铺直接出售或者批发。出售的各式糖果花样繁多,那些令人垂涎的甜点都是喜斯很早就开始生产的,如核桃串、花生串、牛奶块、焦糖片和牛奶樱桃……
3.不要试图预测市场(1)
巴菲特的投资道路表面看来似乎是波澜不惊,实际上也经历了很多的“震感”。几乎每一个进入投资领域的人,都会不断地猜测市场的变动,试图掌握市场对自己的影响。这一条经验似乎是一条非常理智的规律,得到过很多投资大师的认可。
7.正确把握投资的时机和环境(2)
巴菲特也表示,对市场的分析和调查并不难,但是,要等到最佳的投资时机却是对投资者一个很大的心理考验。就连那些投资界的精英也是善于市场分析的。可是在投资时机上,他们还是难以把握住。巴菲特说,面对市场,绝对不能轻举妄动。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而在最好的时机时,你就要及时出手,把握投资时机,既不能盲目,又要防止犹豫不决。
3.不要试图预测市场(2)
火炬公司还以严格控制支出费用闻名,内部的管理也是业内闻名的。各项投资都相当稳健,该公司的投资严格按照市场的规律,进行合理的调配。并有一个经验丰富的金融班子始终为公司的投资把脉。公司把不到3%的固定到期投资放在非投资等级的有价证券上,同时,还拿出四分之三投资于短期投资或政府债券,低于2%的总投资资产投资于房屋贷款或房地产。这种很规范的投资模式具有低风险、高收益的特性。
8.成功通常是冒险的收获(1)
在这次午餐上,麦克突然看到另外几个华尔街的着名投资商,他们大都是以冒险和胆大着称。麦克就借此询问巴菲特:“你是否常常冒险,投资中的冒险精神是不是都有害?”
4.认识自己的愚蠢才能利用市场的愚蠢(1)
生活在现实中的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一个人不但要了解自己的优点,更要知道自己的缺点。同样,每个市场也都不是完美的市场。怎样去克服自身的不足,利用市场的弱点获得收益?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也困惑着麦克。他禁不住还是向巴菲特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8.成功通常是冒险的收获(2)
“所罗门这家大银行所有的负债不超过1500亿美元,而当时的1500亿美元相当于纽约证券交易所所有挂牌公司的盈余总和,问题是,这1500亿美元都在几个星期内就要到期,所以我们面临着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们的债主遍布世界各地,星期五或下个星期一就会有人要我们归还1400亿美元左右,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巴菲特说。
4.认识自己的愚蠢才能利用市场的愚蠢(2)
巴菲特由衷地感觉到:自己真是愚蠢极了。
4.认识自己的愚蠢才能利用市场的愚蠢(3)
1996年,伯克希尔宣布将退出美国航空公司的持股,伯克希尔希望该公司能够回购自家的股票,事情反反复复,没有成功。最终伯克希尔还是没有放权持股。
5.有时成功的投资需要按兵不动(1)
当人们把巴菲特尊崇为“股神”、“圣贤”和“投资奇才”,媒体的赞誉铺满报端的时候,巴菲特却诙谐地戏称:“如果我出生在几千年前,我很有可能沦为凶猛动物口中的美餐。一个风光的人也是面临最大风险的人。”
5.有时成功的投资需要按兵不动(2)
1998年夏天,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暴跌。像过去一样,巴菲特坚持握住这支股票而不卖掉,并把公司庆典用的饮料指定为可口可乐。他告诉《纽约时报》(1998年11月1日):“某个国家在某一时期总会出现一些暂时性的小问题,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你畅想10年或15年之后的事情--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只喝可口可乐。”
6.永远盯住自己熟悉的公司去投资(1)
伯克希尔举办股东大会的这次午餐,大家好像更钟情于彼此间难得的碰面交流。麦克更是抓住了难得的机会不断地向巴菲特了解投资的知识。
6.永远盯住自己熟悉的公司去投资(2)
在投资过程中,要加强对一个公司的熟悉是有很多办法的。巴菲特建议,投资者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认可程度,具体了解其真正的市场普及程度。特别是那些长期受到欢迎的产品在一定时期内是不会有很大的赢利影响。再者,通过与一个公司的员工或者公司的管理人员接触,也能够对公司的治理和赢利能力有基本的了解。即使是公司一般员工,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关心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的。所以说他们了解公司内部的信息,而且是非常准确的。
7.正确把握投资的时机和环境(1)
把握宏观经济环境对巴菲特来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执着,而是审慎投资的哲理。从实际情况来看,巴菲特确实是一位能正确把握市场走向的成功者。他善于在股市中寻找突发机遇,在股市动荡的时候把握有利的投资时机,利用股票的时间差获得最大的利润。
点击阅读更多与巴菲特共进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