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范伟还是学习巴菲特(6)
专题:
巴菲特在生活上节俭到了畸形,而在工作上又可以说是勤奋到了变态。有这么一个故事:1965年的时候,巴菲特的一对朋友夫妇去了埃及旅游,回来后邀请巴菲特夫妇吃晚饭。饭后东道主夫妇提议拿投影仪来给巴菲特夫妇欣赏一下他们在埃及拍的照片,那时候连美国人去趟埃及都是件稀罕事,而金字塔又充满了神秘感,于是巴菲特老婆自然是满口应承。巴菲特却说:“我有一个更好的提议,你们在客厅欣赏金字塔的照片,我去你们书房看一会年报怎么样?”——我们不清楚东道主夫妇有没有当场晕倒,但我们却知道,那份年报是迪斯尼公司的,因为没看狮身人面像而看了米老鼠的财务成绩单,巴菲特又挖掘到一只大牛股。而2007年的时候,当被问到是如何找到“中石油”(601857)这个金娃娃时,巴菲特回答道:“我研究公司不分国家,不分行业,我尽可能地读每份年报并试图搞清楚是否有便宜货。幸运的是当时我看到了一份英文版的中石油年报。你要是问我别人为什么没看到,我想说的是,在其他人享受《花花公子》杂志的时候,我看的是年报。”——我无论如何想不通,年报怎么能看出像《花花公子》一样的快感?巴菲特不仅严于律己,也深知要取得成功需要公司员工的共同努力,因此他也努力感染激励公司员工像自己一样成为工作狂人,用巴菲特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让我的同事每天起床后都像自己是穷光蛋一样去拼命工作,尽管实际上他们个个都是亿万富翁了。”——不知道巴菲特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难道是威胁他们如果不努力工作,就让他们到中国来当白领?
巴菲特生活极度节俭、工作超级勤奋,他的精神动力来自何处呢?这就是开始所说的超越的精神。在实业中有所谓的“企业家精神”之说,那么我这里盗用一下,巴菲特这种精神可以称之为“投资家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会将投资当作自己的生命,他的目标是通过投资来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不是赚钱。用巴菲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在做我非常爱做的事情,钱只是副产品。”
超越的精神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非常难以理解。中国人勤奋有余,到国外工作的华人基本包揽了那里的加班工资,因为加班工资的标准是正常工资的好几倍,这种便宜哪能让洋鬼子占了。然而,中国人在精神层面却很难实现超越,我们忙碌沉溺于世俗杂务而对精神灵性漠不关心,“不是为了赚钱而投资”在绝大部分中国人看来是bullshit?輥?輱?訛。所以,中国人或许很能理解巴菲特为什么拼命地工作,却很不能理解他为什么富可敌国但给女儿买台彩电都要再三考虑。因为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人生的第一目的是繁殖,数目多多益善;第二目的是为第一目的的成果留下遗产,数量多多益善。得知巴菲特把自己的大部分财产捐于慈善事业而没有留给子女一分,中国人的反应是恨不得给巴菲特做个脑CT查看里面是不是有积水。——这也不能苛责中国人,几千年的劫难,在我们的基因里烙下了深深的“生存焦虑”,我们已经习惯了把钱当作“目的”而忘了其实它只是“手段”。但无论如何,只是为了赚钱而投资,也有可能赚到很多钱,但永远也达不到巴菲特那样的大境界。
5.雄厚的资金
前面四点应该没有人会有异议,但这一点“雄厚的资金”可能会有“巴菲特迷”反对,理由是巴菲特在投资生涯最初也没有多少资金,但同样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见资金不是巴菲特成功的必要条件。说实话,对于这一点的取舍,我也曾犹豫过,但最后我还是决定加上,理由待我慢慢道来。
学习范伟还是学习巴菲特(7)
你只是个散户(1)
你只是个散户(2)
点击阅读更多散户的最后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