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氏理论入门之一
专题:
道氏理论入门之一
(文章来源:gpedt股票学习网 ) 浪潮、波浪及涟漪
一位海滨的居住者在有海潮来临时,也须将采用让一个来临的波浪推动在海滨中一只木桩到其最高点的方法来确定海潮的方向。然后,如果下一个波浪推动海水高出其木桩时,他就可以知道潮水是在上涨。如果他把木桩改换为每一波浪的最高水位记号,最终将会出现一个波浪在其上一记号处停止并开始回撤到低于这一水平,然后他就可以知道潮水已经回转了,落潮开始了。这样,事实上就是道氏理论定义的股市趋势。
浪潮、波浪及涟漪的比较在道氏理论最早的时期就已开始了。并且更有可能,大海的运动对道氏理论也有一定的启发。但是,这一比喻也不能走得太远,股市中的浪潮与波浪远不如大海的浪潮与波浪那样规则。用以预测每一次浪潮及海流的准确时间的时间表可以提前制作,但道氏理论却不能对股市给出一个时间表。以后我们还将回到这一比喻的某些地方,但现在我们将接着讨论道氏理论其余的要点与规则:
1.平均指数包容消化一切(除了上帝“上帝的行为”)——因为他们反映了无数投资者的综合市场行
为,包括那些有远见力的以及消息最灵通的人士,平均指数在其每日的波动过程中包容消化了各种已知的可预见的事情,以及各种可能影响公司债券供给和需求关系的情况。甚至于那些天灾人祸,但其发生以后就被迅速消化,并包容其可能的后果。
2.三种趋势——“市场”一词意味着股票价格在总体上以趋势演进,而其最重要的是主要趋势,即基本趋势。它们是大规模地上下运动,通常持续几年或更多的时间,并导致股价增值或贬值20%以上,基本趋势在其演进过程中穿插着与其方向相反的次等趋势——当基本趋势暂时推进过头时所发生的回撤或调整(次等趋势与被间断的基本趋势一同被划为中等趋势——这是接下来的讨论中用到的一个很有用的术语)。最后,次等趋势由小趋势或者每一的波动组成,而这并不是十分重要的。
3.基本趋势——如前所述,基本趋势是大规模的、中级以上的上下运动,通常(但非必然)持续1年或有可能数年之久。只要每一个后续价位弹升比前一个弹升达到更高的水平,而每一个次等回撤的低点(即价格从上至下的趋势反转)均比上一个回撤高,这一基本趋势就是上升趋势,这就称为牛市。相反,每一中等下跌,都将价格压到逐渐低地水平,这一基本趋势则是下降趋势,并被称之为熊市(这些术语,牛市与熊市。经常在一些非严格场合分别用与各种上下运动,但在本书中,我们仅把它们用在冲道氏理论出发的主要或基本趋势的情形)。
正常情况下——至少理论上是这样——基本趋势是三种趋势中真正长线投资者所关注的唯一趋势。他的目标是尽可能在一个牛市中买入——只要一旦他确定它已经启动——然后一直持有直到(且只有到)很明显它已经终止而一个熊市已经开始的时候。他认为,他可以很保险地忽视各种次等的回撤及小幅波动。对于交易人士来说,他完全有可能关注次等趋势,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将会发现可能因此而获利。
4.次等趋势——这是价格在其沿着基本趋势方面演进中产生的重要回撤。它们可以是在一个牛市中发生的中等规模的下跌或“回调”,也可以是在一个熊市中发生的中等规模的上涨或“反弹”。正常情况下,它们持续3周时间到数月不等,但很少再长。在一般情况下,价格回撤到沿基本趋势方面推进幅度的1/3到2/3。即是说,在一个牛市中,在次等回调到来之前,工业指数可能稳步上涨30点,其间伴随着一些短暂的或很小的停顿,这样在一轮新的中等规模上涨开始之前,这一次等回调可望出现一个10~20的下跌。然而,我们必须注意,这个1/3~2/3并不是牢不可破的,它仅仅是一种可能性,大多数次等趋势都在这里范围之间,许多在靠近半途就停止了,即回撤到前面基本趋势推进幅度的50%。很少有少于1/3的情况,但有些几乎完全看不出回调。
从而,我们有两个标准用以识别次等趋势。任何与基本趋势方向相反、持续至少三个星期并且回撤上一个沿基本趋势方向上价格推进净距离(从上一个次等趋势的末端到本次开始,略去小幅波动部分)至少1/3幅度的价格运动,即可认为是中等规模的次等趋势。尽管这样,次等趋势经常令人捉摸不透。对其识别、确定其开始并进一步发展的时间等,对道氏理论的追随者来说都是最困难的事情。对此我们还将在以后加以讨论。
5.小趋势——它们是非常简短的(很少持续三周——一般小于6天)价格波动,从道氏理论的角度来看,其本身并无多大的意义,但它们合起来构成中等趋势。一般的但并非全是如此,一个中等规模的价格运动,无论是次等趋势还是一个次等趋势之间的基本趋势,由一连串的三个或更多的明显地小波浪组成。从这些每日的波动中作出的一些推论经常很容易引起误导。小趋势是上述第三种趋势中唯一可被人为操纵的趋势(事实上,尽管这仍然值得怀疑,甚至在目前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为有意操纵到很重要的程度)。基本趋势与次等趋势不能被操纵。如果这样做的话美国财政部的财源都会受到限制。
在我们接下去讨论下一个要点之前,花一点时间进一步说明上述三种趋势,我们用大海的运动与股市的运动进行对比。主要是趋势就像浪潮。我们可以把一个牛市比为一个涌来的浪潮,它将水面一一步地向海岸推动,直到最后达一个水位高点并开始反转。接下来的则是落潮或退潮,可以比做熊市。但是,无论是涨潮还是退潮的时候,波浪都一直在涌动,不断冲击海岸并撤退。
在涨潮过程中,每一个连续的波浪都较其前浪达到海岸更高的水平,而其回撤时,都不比其前次回撤低。在落潮过程中,每一个连续的波浪上涨时均比其前浪达到的水位低一点,而在其回撤均比其前浪离开海岸更远一点。这些波浪就是中等趋势——基本的或次要的则取决于其运动与海潮的方向相同还是相反。于此同时,海面一直不断地被小波浪、涟漪及和风冲击着,它们有与波浪趋势相同,有的相反,有的则横向穿行——这好市场中的小趋势,每日都在进行着的无关重要着小趋势。
股票技术分析:市场行为包含一切
道氏理论入门之二
用平均价格法判断股票走势
用股票市场平均价格来判断市场的顶部与底部,是这几年逐渐兴起的一种方法,也受到有关人士的重视。1997年以来的数据表明,当市场平均价格跌至9元左右,常构成重要底部,之后会引发较大的行情。如1997年初855点时平均股价为8.74元,之后引发了上证综指最高见1510点即655点的上涨行情;1998年1月1043点时平均股价跌至9.13元,之后出现了400点的上扬见1422点;1999年5月1047点时,平均股价跌至9.12元,随后爆发5.19行情,指数最高见1756点;2002年1月1311点时,平均股价为9.21元,之后股指触底反弹,当年的最高点为1748点;2003年1月1311点时,平均股价为9.21元,市场在此见到一个较大底部,随后指数一路上扬,最高见1649点(注:有关平均价格的数据引自李志林先生的文章)。 似乎我们可以将9元的平均价作为判断市场底部的重要指标了。但市场真会按一这规律一直运作下去?笔者持否定的态度。
道氏理论入门之三
股票分析的利弊
股票分析的利弊1.忽略市场并不总是处于有序状态。将一切变化归纳为可以预测,甚至将偶然性事件进行努力分析,如此得出的结论在下一次操作中很可能遭受覆灭的结果。 2.很多理论着眼于局部的研究,忽略股市存在以及人们参与股市的基本因素,从而产生幻觉:是因为自身的分析导致了大牛市或者大黑马,却根本没有想到是因为牛市或黑马的悄悄到来造就了你的正确分析!恰恰是本末倒置的想法,而许多人却不自觉。如同很多书籍在介绍成功者的时候始终强调是他掌握了一种秘诀,从而获得成功,却没有注意不过是大牛市造就了聪明人的运气。
关口的分析
关口的分析:
道氏理论要点
1.道氏理论的演变。道氏本人并没将其理论著书立说,全部文章都发表在20世纪初的《华尔街日报》上。1903年,纳尔逊将文章收录到《股市投机ABC》中,首次命名“DowTheory(即道氏理论)”。1922年,道氏的接班人汉密尔顿在《股市晴雨表》中确立了道氏理论的正式结构。这本《道氏理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道氏理论
波浪理论
如何使用净利润增长率优选黑马股
在用基本面分析选择高成长型个股时,在国外的教科书上一般用每股收益增长率作为参考指标。而由于我国的上市公司总股本经常发生变化,因此每股收益作为判断标准就不准确了。用净利润增长率来判断公司的成长性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在使用净利润增长率判断公司的成长性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波浪理论的内容与二浪交替法则
在对所有技术分析方法的评价中,好像惟有波浪理论没有得到过什么好评——至少可以说是没有比较一致的好评。人们对波浪理论批评最多的一点是“1000个人有1000种(对波浪的)数法”,这话虽然夸张并带有一些嘲讽和挖苦,但也从侧面也说明了波浪理论体系的庞大、复杂和内容的晦涩。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业内对波浪理论的另一种批评:波浪理论可以在事后解释所有已经走出的(历史)行情,但很难应用于预测。但从逻辑上讲,事后一定能得到验证的事情,事先一定会有预兆。既然波浪理论具备如此“魔力”,想必一定不能用平常的思维去学习和应用它。
KISS——斯坦利的座右铭——技术分析的原则
很多人对斯坦利.克罗能捕捉到超级大行情相当佩服,但最关心的是斯坦利.克罗是用什么分析方法入市,斯坦利.克罗说,他主要是依靠技术分析法,研究大量的长期图表和季节性的周期,他的座右铭是“KISS”。这并非是他生性爱谈恋爱,KISS其实是“Keep It Simple,Stupid”的缩写,意思就是说:务求简单,简单到不必用大脑的地步,不必迷信复杂的技术分析法。斯坦利.克罗操作期货之所以那么成功,靠的就是这点。像古龙武侠小说里的李寻欢,简单直接且快而准的一刀封喉,比任何复杂的武功都有效,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时我向斯坦利.克罗提问,他使用的是何技术分析方法和技术参数?斯坦利.克罗介绍,他主要使用的技术分析指标,如移动平均线、DMI等,斯坦利着重介绍了移动平均线。移动平均线按数量分为单线、双线交叉、三线交叉,按计算方法分为简单、加权、指数。移动平均线在大行情时的表现比其他更为复杂和精细的操作系统要好,且简单方便。当收盘价高与移动平均线时,你就可以进场买入,反之卖出。对于任何移动平均线系统来说------不管是简单、加权还是指数的,一个十分要紧的问题是:移动平均线数要用多少天?,以及每一种不同的商品,是不是有特定的天数?斯坦利.克罗为我们介绍了1978年Frank Hochheimei 在《商品年鉴》发表的《计算机能帮你做期货交易》文章里所作十分杰出的研究成果。Frank测试过从1970年-1976年里十三种不同期货品种,每一种都用十分广泛的平均天数。从三天到七十天不等来测试,得出下面的结果:
亚当理论:十大戒条
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
江恩理论
江恩(William D.Gann,1878-1955),是美国证券,期货业最著名的投资家,在投机市场纵横数十年,以数学及几何理论作为基础,发展其独有的买卖方法。如,价格图表分析中的江恩几何角,江恩线,价格预测中的江恩回调比率,江恩历法等。江恩认为,只要跟随固定的规则买卖,任何人都可以在期货市场获利,而且得胜的机会比投资股市高。江恩相信股票,期货市场里也存在着宇宙中的自然规则。价格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且是可以预测的。江恩常引用圣经中的名言:“已有的,还会有;已做的,复去做。阳光之下没有新的东西。即使我们会说,看呀,这是新的,它却早已存在于我们之前的年代。” 江恩时间法则:
随机漫步理论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及其作用 所谓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 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全方位的调控,调控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货币政策可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达到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的调节,使经济达到均衡。当总需求膨胀导致供求失衡时,可通过控制货币量达到对总需求的抑制;当总需求不足时,可通过增力呛币供应量,提高社会总需求,使经济继续发展。同时,货币供给的增加有利于贷款利率的降低,可减少投资成本,刺激投资增长和生产扩大,从而增加社会总供给;反之,货币供给的减少将促使贷款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社会总供给的增加。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无论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多么复杂,从总量上看,都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社会在不变价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提高利率可使现有货币购买力推迟,减少即期社会需求,同时也使银行贷款需求减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则相反。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货币政策通过对利率的调节能够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低利率鼓励消费,高利率则有利于吸收储蓄。 (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储蓄是投资的来源,但储蓄不能自动转化为投资,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依赖于一定的市场条件。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利率的变化影响投资成本和投资的边际效率,提高储蓄转化的比重,并通过金融市场有效运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波浪理论简介
涨跌停板量价分析
涨跌停板制度下,量价分析基本判断为:
“黄金交叉”和“死亡交叉”是怎么一回事?
点击阅读更多股票分析